正文 第23章 智慧是滿園春花 (2)(1 / 3)

川伽先生自己剖析了破產的原因:“我的父親不但事業成功,而且為人慷慨。在我高中的時候,我隻要有用錢的地方,他就允許我隨時用銀行的賬號開支票;到了我上大學的時候,我更是精於此道了。我完全不知道錢的價值,更不知道要用什麼方法去賺取,我隻知道如何用父親的賬號去簽寫支票。”

幸運的是,川伽先生破產後,及時地調整了自己,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將失去的產業都賺了回來。但更重要的是,他把這些寶貴的經驗都傳給了兩個兒子。努力使兒子們明白:凡事均要靠自己的努力,這才是最根本的生存之道。即使有可觀的遺產,也不可過多指望!這比單獨隻給他們財富要有意義多了。

智商的意義

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智者,一個聰明的人並不是指他事事都比別人高明,而僅是指在某一方麵的天賦。

--塞涅卡

艾薩克在部隊服役時,曾參加過一種全體士兵都參加的智力測驗,他獲得了160分的高分。要知道,部隊中從沒出現過這麼高的分數,而且標準值也才是100分,於是艾薩克理所當然地被稱為天才。

眾口一詞的稱讚並沒有改變艾薩克的境遇,第二天,艾薩克仍是一名列兵,最高職務也不過是擔任夥食值勤員,但那種感覺卻是相當美妙的。

以後,艾薩克一生中一直得這樣的高分,所以艾薩克有充足的理由相信自己非常聰明,同時希望別人也這樣看他。然而,實際上的問題是:智商高又意味著什麼呢?也許僅僅表明他很善於做智力測驗題,而出題者很可能是智力類型和愛好都跟他類似的人。他們編製的學究式的題目就真的能衡量人的智力水平嗎?

舉個例子吧。艾薩克過去有位汽車修理師,他不大可能在智商測驗中得到超過80分的成績。所以艾薩克總是想當然地認為自己比他聰明得多。然而,每當艾薩克的汽車出了毛病,艾薩克總得急急忙忙地去找他,焦急地注視著他檢查汽車的相應部位,對他的分析如聆神諭般洗耳恭聽--而他總是能把艾薩克的汽車修好。

那麼,如果讓這位修理師來主持智商測驗,或者讓一位木匠、一個農夫,再不就是除了學究以外任何一個人來設計題目,結果都會表明艾薩克是一個笨蛋,而且艾薩克也真的會是一個笨蛋。如果不讓艾薩克使用從學院裏學習來的語言技巧,如果艾薩克不得不用雙手去做一些複雜而艱苦的工作……艾薩克幹得肯定很差勁。

再來談談艾薩克的汽車修理師吧。他有個習慣,每次見到艾薩克都愛說些笑話。有一次,他從引擎蓋下抬起頭來說:

“博士,有一個又聾又啞的人來到一家五金店買釘子,他把兩個手指頭並攏放在櫃台上,用另一隻手做了幾次錘擊動作,店員給他拿來一把錘子。他搖搖頭,指了指正在敲擊的那兩個手指頭,店員便給他拿來了釘子,他選出合適的就走了。那麼,博士,聽好了,接著進來了一個瞎子,他要買剪刀,你猜他是怎樣表示的呢?”

艾薩克舉起右手,用食指和中指做了幾次剪刀動作。修理師一看,開心地哈哈大笑起來,“啊!你這個笨蛋。他當然是用嘴巴說要買剪刀呀。”接著他又頗為得意地說:“今天我用這個問題把所有的主顧都考了一下。”

“上當的人多嗎?”艾薩克急著問。

“不少。”他說,“但我事先就斷定你一定會上當。”

“那為什麼?”艾薩克不無詫異地問。

“因為你受的教育太多了,博士,從這一點上就可以知道你不會太聰明的。”

艾薩克有一種非常不安的感覺:他的話確實有道理。

沒有標準答案

鼓勵他人是尊重個性的最高體現,不要以自己的標準來衡量一切,世界是多元化的。

--卡爾頓

很久以前,卡蘭得拉接到他的同事的一個電話,他問卡蘭得拉是否願意為一個試題的評分做鑒定人,因為他的同事想給他的一個學生答的一道物理題打零分,而他的學生則聲稱應該得滿分。這位學生認為這種測驗製度不對,他一定要爭取滿分。因此,老師和學生同意將這件事委托給一個公平無私的仲裁人,而卡蘭得拉被選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