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再笑暗道:“果然不愧是得道高僧,什麼事都逃不過他的法眼。”於是,他將事情的經過略微說了一遍。
了生大師又問道:“少俠說引你們來的蒙麵人一個用的是少林‘鳳凰展’,另一個用的是少林‘雄獅咆哮’?”
王再笑不敢隱瞞,回道:“沒錯,而且二人武功都不低,所用功夫絕對是二人的看家絕技。”
了生大師對本善大師說道:“少林寺能用‘鳳凰展’的高手除了你之外,可隻剩下了你座下弟子圓州及他的弟子了?”
本善大師連忙說道:“圓州的弟子雖然都在修習‘鳳凰展’,但能用‘鳳凰展’與兩位少俠過招且能全身而退的隻可能是劣徒圓州本人,弟子教徒無方,請師伯責罰。”
了生大師語重心長的說道:“圓州之過,非你之錯。自你師父了滅過世之後,你一直跟隨貧僧在這藏經閣裏潛心修行,不再過問前院之事,哪有空閑去管教他人?貧僧斷不會責罰於你。”
本善大師感激道:“多謝師伯不罰之恩。”
了生大師又對本法大師說道:“你有何話說?”
本法大師連忙垂首道:“師伯恕罪,‘雄獅咆哮’乃弟子傳於不孝徒圓胡的絕技,引二位少俠來此的,定然少不了他。”
了生大師方口輕啟,說道:“你我等人在此修行多年,早已不問前院之事。但貧僧也早就聽聞前院眾弟子不安本份,分成鴿、鷹兩派,好在圓通宅心仁厚,治理有方,不曾生出事端。沒想到圓州、圓胡二人如此不守清規,好勇鬥狠。如果貧僧沒有猜錯的話,圓州、圓胡二人是因為了滅師弟死於銀龍施主之手,又誤認為王少俠與銀龍施主有些關係,因而要找王少俠報仇,所以此行此醜事。然這二人既不是二位少俠的對手,卻將二位少俠引到此地,欲借你五人之手將其除之,借刀殺人之用心,昭然若揭,若再不加以管教,恐怕日後少林寺必然不得清靜。”
本善大師愧然道:“弟子明白。弟子馬上去找他們,定然要好好懲戒他一番。”
本法大師也附和道:“弟子也去。”
了生大師微微搖頭,說道:“汝等早已不問俗事,若然因為此事出閣,豈不毀了多年的修行?這件事本是寺內之事,自然交由圓通處置。”
本善、本法二位大師連忙點頭稱是。
了生大師對本無小和尚說道:“本無啊,你去將此事通知圓通,讓他依寺規處置圓州、圓胡二人。”
本無小和尚合什道:“弟子領命。”說罷,獨自找圓通大師去了。
了生大師對本孤大師等五僧說道:“你們且下去吧,貧僧有話對兩位少俠說。”
本孤大師等五僧施禮退去。
了生大師喃喃道:“自貧僧閉關以來,這是第二次見外人。”他此言不假,他於十三年前“二十六俠”比武盛會之後開始閉關,十數年來,江湖人誰不以能見了生大師一麵為最大的榮興?而今,除了一年前他在此處接見了來訪的老友鴻儒先生,王、付二人是唯一有這份殊榮的江湖人。
王再笑二人又喜又驚,說道:“驚擾大師,晚輩萬分惶恐。”
了生大師微笑道:“見即是不見,不見即是見,二位少俠何必多禮?”
二人連忙點頭稱是。
了生大師又對付我情說道:“洛陽付家向來能人倍出,令祖父付連桑幾十年前曾與我等力戰‘九煞’,最終命歸天山‘玉煞洞’,乃是我輩英雄;令尊付傳恨及令堂老太君付林氏當年都是江湖奇俠,沒想到幾十年過去了,付家又出了一位這麼年輕的少年俠客。”
付我情哪敢托大,連忙說道:“大師過獎了。隻因家父離世早,兩位家兄皆是不諳江湖是非之人,晚輩不才,隻得勉強學習家傳武學,雖未學的萬一,但是也不致於讓祖傳武功自我輩失傳。”
了生大師頷首道:“果然是謙虛的好孩子。”
他說這些話一直是閉目而言,此時,他突然睜開雙眼,仔細的看了看王再笑,說道:“王少俠可知道了滅?”
王再笑心中一震,小心翼翼的回答道:“了滅大師乃是大師的師弟,當年輩份最高的高位前輩之一,晚輩豈有不知?”
了生大師的表情讓人捉摸不透,他又閉目輕歎道:“阿彌陀佛,他走的可安詳?”
王再笑又吃了一驚,暗道:“這位大師果然厲害,剛才聽他訓斥本孤等人,他就已經洞悉了圓州、圓胡二僧襲擊我們的原因,現在他既不問我與銀龍鐵扇的關係,也不問我出身來曆,隻隨便問了我一句,就知道我是當年回雁峰一戰的目擊者,看來什麼事也瞞不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