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心靜挨打也能入定(3 / 3)

神秀讓跟隨自己的小沙彌去取引磬來。進入甚深禪定的人,如同死去了一般,香板打在身上都毫無知覺,如何才能叫得醒呢?隻有引磬的聲音才能將他從定中喚醒。

老安禪師擺擺手說:“算了吧,等著讓他自然出定吧。這會兒弄醒他,屁股一定疼得要命。”老安禪師再次拍著禪定中的慧能,莫名其妙地說:“今天山僧因你吃了一粒道(稻)種,來日還你一個活脫脫的古佛種。”說著,他手裏拈起一粒稻穀,對眾人說:“莫小看這一粒,百年之後,千粒萬粒都由它而生!”

七天之後,慧能才從禪定中出來。這時,他屁股上的創傷,已經沒有大礙了。知事僧看到他出了定,撲通跪倒在他的麵前,匍匐在地,痛哭流涕。

慧能莫名其妙,再三追問他怎麼了,知事僧隻是一個勁兒求他原諒,什麼都不肯說。慧能說:“你並沒有對不起我的地方,談不上原諒不原諒。”慧能將他攙了起來。知事僧說:“慧能,你太老實太忠厚!應該知難而退了。”“知難而退?為什麼?”“因為……你自己好好想想吧,反正你在東山寺,一定妨礙了什麼人啦。”慧能想了半天,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知事僧說:“慧能,你若是真的想出家學佛,可以到長江對岸的廬山去,那裏的東林寺、西林寺、大林寺、歸宗寺……都是著名的大道場,你如此虔誠,他們一定很歡迎你。如果你待在這裏,恐怕你的小命不保……”

慧能搖搖頭,說道:“天下道場何其多,但心心相印的師父卻很難找到。我千裏迢迢從遙遠的嶺南而來,就是要跟隨弘忍大師學禪。哪怕粉身碎骨,我也絕不退縮!”

知事僧無可奈何地歎了一口氣,搖著頭走了。

慧能在碓房依舊每日踏碓舂米。

慧能這種忍辱負重、寬以待人、恭謙和合的品德,並沒有換得眾人的尊重。或許是他們覺得慧能軟弱可欺,或許是受了什麼人的指使,他們變本加厲,想盡一切辦法欺負、戲弄慧能,力圖將他擠對出寺門。慧能一律付之一笑,從不計較。自從慧能來此,碓房裏的那兩個行者便開始耍滑偷懶,隻要慧能稍稍離開,他倆便將慧能已經舂好的米倒進自己的籮筐。慧能佯裝不知,隻是係上五十多斤墜腰石加快踏碓的頻率,多舂一些罷了。日久天長,長期超負荷、超強度勞作,慧能的腰與腿都患上頑疾。在他的一生中,這種疾病一直伴隨著他。

四祖道信與五祖弘忍共同開創的禪宗道場,有一項創舉,即勞動與禪修相結合農禪並重。因此,東山寺的所有人在修行的同時,都要到農田裏耕種。慧能雖然是個服勞役的行者,也想方設法擠出空餘時間,種了一片鬱鬱蔥蔥的青菜。

一次,弘忍大師考察弟子的勞動情況。碓房的那兩個行者見慧能的菜長得格外好,便搶先一步,摘了個精光,呈給了五祖弘忍。等慧能趕到菜地,才發現寸苗不剩,空蕩一片。

慧能空手而歸,令弘忍大師倍感奇怪慧能不應該是一個懶惰的人啊!出人預料的是,慧能被人搶去了勞動果實,不惱不怒,不焦不躁,不為自己辯解,也不戳穿那兩個人的花招。他兩手空空站立在師父麵前,卻還是那樣的坦然,那樣的安然,那樣的泰然。弘忍大師見狀,多了一個心眼,不動聲色地問那兩位行者:“這菜長得真好,何時下的種?澆了幾次水?”兩位行者磕磕巴巴,胡亂應付了幾句。弘忍大師從小就參加勞作,熟知各種蔬菜的的生長規律,所以心裏明鏡似的。他看到慧能並不計較,也就沒有說破,但他心中感歎:“天道昭昭,人可欺,心不可欺;因果曆然,天地無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