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忍大師的目光卻變得極為慈祥,像溫暖的手一樣一遍又一遍愛撫著慧能,臉上露出欣喜的微笑。
前幾日,弘忍大師打坐之時,在禪定之中,恍惚看到一個人匆匆向東山寺奔來。漸漸地,那人登上東山之巔,與正好升起到山巔的朝陽融為了一體。於是,朝陽愈發壯麗,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弘忍大師不知今日來的這個慧能是不是那個人,所以,先以帶有蔑視性的語言,試探他的性情與悟性。聽了慧能之言,句句契合佛理,弘忍大師立刻感到此人根器非同尋常,是千載難逢的好僧材。五祖弘忍剛想對慧能表示什麼,卻見周圍的弟子皆對慧能嗔目相向。尤其是知客,簡直是目噴怒火。他唯恐眾怒難犯,反而對慧能不利,於是,改口說道:“你既然是為求法而來,就先打雜去吧!”
慧能上前一步,施禮道:“啟稟師父,弟子內心清淨無染,沒有任何雜念。現在師父讓我打雜,請問到底打什麼雜?”
弘忍大師聞聽此言,不禁大吃一驚,不由得再次認真打量慧能,微微點頭首肯。但他同時想到,這慧能實在太過聰明,必須折其毛刺,方可慧其心性。於是弘忍大師板起麵孔,威嚴地喝道:“你這南蠻子,刁蠻成性,立刻幹活去!”
四周的禪僧們露出開心的笑意,知客影隱更是得意至極。
神秀帶著慧能向寺院後麵的跨院走去。
路上,神秀說:“盧行者,你別怪怨師父。其實,打雜就是修行,我就是這樣過來的。並且整整幹了六年的雜務。”
慧能不由得停住腳步:“噢?真的嗎,神秀上座?”
神秀點點頭:“我將近50歲時,才從別的寺廟投拜到師父門下。師父說,沒有堅強的意誌,學不到真正的佛法。所以,我不顧自己的半百身軀,主動去幹打柴、挑水的重活。在六年的艱苦磨煉中,漸漸理解了佛理,悟出了一些禪機。”
慧能說:“神秀上座,你不用開導我,我非常明白師父的真實意圖,我不但不怨恨,反而十分感激他對我的開示,使我證悟到了直指佛性的大道。”
聞聽此言,神秀反而愣了。他似乎陷入了一團迷霧中,癡癡地站立在太陽下,一動不動,表情一會兒晴,一會兒陰,時而點頭,時而搖頭,一臉百思不得其解的無奈。慧能呼了半天,他才有所反應。
神秀將慧能帶到東山寺後院,交給了宅堂的知事僧。
從這一天起,慧能開始了在東山寺的修行生活:清晨,沿著崎嶇的山路挑水;正午,劈柴、掃地;晚上,在月光下吃力地舂米……
與此同時,在東山寺的法堂,神秀正在給眾僧講解《圓覺經》:
……與大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普眼菩薩、金剛藏菩薩、彌勒菩薩、清淨慧菩薩、威德自在菩薩、辯音菩薩、淨諸業菩薩、普覺菩薩、圓覺菩薩、賢首菩薩等而為上首,與諸眷屬皆入三昧,同住如來平等法會。
神秀放下經書,抬頭巡視大家,徐徐說道:“各位師弟,你們想過沒有,在佛說《圓覺經》的**會上,共有十萬大菩薩,為什麼單單提到以上12位菩薩的名字?為什麼12位菩薩的順序這樣排列?”
眾僧惘然,茫然,木然。神秀略為失望地解釋道:“這12位菩薩各有不同的表示,代表著12種法門。他們的排列順序,也就是大乘佛法的修行次第……”神秀口若懸河,侃侃而談,精妙的佛法教義次第展開……神秀,童時入道,廣參博學。他不但精通佛學,對儒、道兩家也很有研究,尤其是《老子》、《易經》,洞悉其旨,盡得其妙。
到46歲時,神秀已經是精通佛、道、儒三家的大師級人物了,在廣大中原地區享有盛名,前來參學的追隨者不絕於途。但他仍不滿足,又來黃梅雙峰山東山寺,拜謁禪宗五祖弘忍大師。見弘忍大師以坐禪為務,他歎服道:“此真吾師也!”隨即,他不惜年近半百的身軀,服苦役,修苦行,以求其道……
他在服勤六年之後,弘忍大師歎曰:“東山之法,盡在秀矣。”在七百名弟子中,神秀最為師父器重,名列上首。五祖說:“我度人多矣,至於見解圓融,沒有超過你的。”於是,弘忍大師將日常教導弟子的任務放心地交給了神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