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安慰道:“老丈勿憂,且說說原委。”

老丈心知對方也是好心,於是客氣地把二人讓進堂屋,點了油燈,說道:“哎,一切都是那個什麼‘公田法’惹的禍啊。”

這“公田法”歐陽在襄陽時已經聽說,乃是賈似道跟“打算法”一起推出的法令,簡單說就是抑製兼並,實行國有農場。限額最開始針對的是官員,一品限田50傾,往下減每品遞減5傾,至九品為5傾,賈似道還帶頭獻出浙西一萬畝良田作官田,別的官員也就不好反對。

歐陽當時一看,這不是孫總理的土改思想的翻版嗎,原來他是抄襲的賈似道啊加上賈相高風亮節的自捐田畝,歐陽對他的好感更是倍增,越來越覺得史書寫錯了。但這一聽是“公田法”的鍋,不禁奇怪:“公田法有什麼問題?國家可以增加收入,平抑糧價,還有足夠的糧食來供養軍隊,同時也抑製了土地兼並,實在是一舉多得啊。”

老丈聽不太懂他的話,但想來是說“公田法”好話,搖頭說道:“少俠有所不知,名義上如此,但實際上田產的贖買幾乎不給現錢。一般給銀兩隻有半成,其它都是會子。這會子朝廷每天都在加印,貶值飛快,現在幾乎形同廢紙。”

歐陽暗道這大宋官場真是自上而下的混亂腐敗,再好的經也得被這些歪嘴和尚念歪,這情形倒是跟王安石變法類似。又接話道:“那也隻是官宦人家憂慮啊,你家似乎也不是大地主怎麼也要充公田?”

老丈更是痛心疾首:“這公田法實施以來,官老爺們自會舞弊隱瞞,買田數額一直都不足。那限田標準就一降再降,現在已經跌到百畝。村裏的富戶就都能達到,也要被限田。對於無權無勢的普通人家,官吏往往誇大田畝數,逼迫我們賣田。”

“那佃戶呢,總能得點好處吧?”歐陽心想你們總歸是小地主或者富農,根正苗紅的貧下中農總歸是歡迎的吧。

“佃戶得好處?”老丈不禁冷笑。“以前他們給地主交租,現在改成給國家交租,看起來沒什麼分別。但是,以前鄉裏鄉親,該收多少可不能亂收,現在官吏來收可是他說收多少就多少了。而且前麵本來就虛報了田畝,官老爺們得從佃戶這裏摳出來啊。所以佃戶的租子反而更重了,咱們村沒人願意種官田,都有不少官田被棄租了,一直荒著。”

歐陽心裏暗暗歎息,這賈似道的初心或許是好的,但現在看來是在到處樹敵啊。前世有個高人曾說過,任何改革要成功一定要出現新的“既得利益者”,而他這個改革從官員到佃戶竟無人得利,怎麼能夠落得好。

而且在這個民族意識還很淡漠的年代,保土守田的民眾會激起他們最大的積極性,你這把田都收了,他們還保啥啊。歐陽想到這些心中憂慮,思忖著一定要跟賈似道麵陳此事,不能讓大宋落入萬劫不複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