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都,忽必烈眉頭緊鎖,階下報告之人是一位仙風道骨的修道之人。
“錢真人,此事當真?”忽必烈雖然尊重眼前這位道長,但可不想成為宋欽宗那種被神棍忽悠的帝王。
這位錢道長乃是全真教“誌”字輩的高人錢誌高,自李誌常兵敗之後,全真教已歸順蒙古,這錢道長頗得忽必烈倚重。隻見他捋了捋胡須,高深莫測地說道:“貧道各方查證,這段讖言的內容絕無可疑。但這沉船是否真的存在,又到底有什麼秘密貧道不敢妄言。”
“但說無妨!”忽必烈和藹地說道。
錢誌高恭敬地回答:“這個秘密或許關係到朝代氣運,或許是一場曠世機遇,但無論哪一種,讖言裏”天之子“三字我覺得與帝王之家必有關聯。”
此時的蒙古內戰局勢已經明朗,忽必烈已經呈現了明顯的優勢,戰勝阿裏不哥隻是時間的問題。作為一個深謀遠慮的帝王,忽必烈已經在考慮以後的帝位傳承能不能一直是他的子孫。
這事兒要放在中原王朝可能是杞人憂天,但在蒙古人那裏就不是那麼一回事兒了,他們的汗位有太多不確定性。可能大汗指定,也可能是蒙古人傳統的“幼子守產”(最小的嫡子繼承),也有可能是忽裏勒台大會所擁有的大汗推舉。忽必烈最擔心的就是這個推舉,他想破除這一點,讓自己的汗位子孫永繼。
所以他必須要找到一個“天命”,來證明自己及子孫萬代的皇位都是“天命所歸”。而這時候孫道長又拿出了這個包含“天命所歸”的巨大秘密,不能不讓他心動。
他思考了很久,決定派出大兒子真金和這位道長一起南下去執行這個任務,也是為這個未來的太子積累政治資本。
有錢能使鬼推磨,但找多了推磨的“小鬼”最大的壞處就是這些“小鬼”也會心懷鬼胎。
這一日,潯陽江頭潯陽樓,各色人等、江湖魚龍讓這個久負盛名的酒樓顯得有些嘈雜。
歐陽瀟瀟與郭襄早早地尋了個包間吃飯,連日趕路很久沒有吃上如此可口的飯菜,兩人狼吞虎咽吃了個肚兒圓。歐陽吃飽了飯開始喝上了小酒,看著江上往來舟楫,愜意之極。
“這江洲河道曆來是我海沙幫地盤,什麼時候輪到巨鯨幫插手!”外麵嘈雜的人聲中,一個漢子高聲怒吼脫穎而出,也引起了包間內歐陽的注意。
“哈哈,金大人相邀,某才來這裏,再說憑你小小海沙幫,想獨吞,你吃得下嗎?”另一個漢子劍拔弩張。
“兩位息怒!此事幹係甚大,關係到我大蒙.大宋國運,兩位都是金公子請來的貴賓,為成此事還須同舟共濟,怎可意氣相爭呢?”一個略顯蒼老的聲音勸阻道。
歐陽和郭襄都聽出那聲音說的應該是把“大蒙古”改成了“大宋”,都豎起了耳朵。
“老道!這金大人什麼來頭?哥幾個是看你麵子來蹚這渾水,他倒好,從頭到尾不露麵。到時候人跑了,我找你這窮酸道士能要到錢?”一個漢子的不滿又轉向了那個道人。
“金大人何種身份,要見你們的時候自會見你,怎麼?難道這定金給得還不夠豐厚麼?”老道顯然對這幫人收了錢還這麼聒噪有些不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