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節 花船(1 / 2)

農曆已近四月底。臨近初夏的西湖,褪去了春天時紅柳綠和如錦繁花,換成了滿目濃翠,湖上的微風吹拂也帶有微醺之感。

時近端午,正是風和日麗,不冷不熱的遊玩天氣。五月初一開始,西湖上又是賽龍舟的日子,杭城四鄉的百姓,都要湊了份子收拾了龍舟到西湖上來賽舟祭神。

湖麵上各sè畫舫、小舟穿梭往來。西湖以“湖”著稱,遊船之多,名目之繁,在中國是絕無僅有的。清代人厲鶚的著有《遊船錄》,收集唐宋以來西湖上的各sè名目的遊船有九十多種,到晚清的時候,各sè名目多達一百五六十種。即有可以容納百人的寶瓶、明玉,也有隻能載運二三的小腳船、瓜皮舟。讓人有眼花繚亂,目不暇給之感。

蔡實按照趙引弓的吩咐去包定一艘遊湖水畫舫。他是杭州土著,知道哪裏有合適的船隻。西湖上的畫舫,最好的大多是豪紳大戶的si用遊船,縉紳人家自矜身份,隻能拿著片子“借用”,趙老爺在杭州無親無故,功名家世又不顯赫,拿著帖子去“借船”是辦不到的。

好在除此之外還有富商人家建造的畫舫,因為是si人享用,富商人家又要炫富鬥氣,設計裝飾無不極盡巧思。這樣的船平日裏不用的時候是可以飪人租賃遊玩的,不問家世背景。

趙引弓因為要滿足梅林要求的關係,關照蔡實要找一艘有船娘的畫舫。蔡實便在湧金門外尋得了一條妓家的畫舫,名為“芳菲細雨舟”。是一個名叫眉娘的鴇兒的船。

這也算是妓家的一種。一般是一個“媽媽”帶幾個“女兒”操持“女兒”即有親生的也有養女。專門招攬遊湖冶遊的生意。在江南很多見,比起一般的手搖船的“船娘”來,她們的檔次要高些,設備更為精致。

這條船長66丈,寬|丈,舟船中家具器物一應俱全,有廳堂可供飲酌有臥室可供休憩,前甲板上另有麵積寬廣的lu台,上搭布棚,可卷可舒。無論是風和日麗還是細雨霏霏,遊客皆能在lu台上遊賞宴飲。

此時,畫舫正在水麵上緩緩的滑行兩名船夫,分立船尾手持篙子,往湖中點去,並不十分用力,他們知道老爺們是要遊賞山水,可不是急著趕路。畫舫便在他們的篙子下緩紱的滑過湖麵。

孫旺才帶著幾個鏢師,分別站在船頭船尾,關防船艙。

船中的廳室內,一張八仙桌旁坐著趙引弓和來江南出差的一幹元老。他們一個個戴著假發髻罩著網巾,穿著綾羅綢緞——隻是姿態不甚自然,看上去很是別扭。

蔡實帶著奉華、集英等一幹貼身亻卜婢在旁伺候。

因為這次是純屬在湖上冶遊,有外人在場。所以趙引弓事先和大家打過招呼,船上不談工作也不談臨高的事情,隻談風花雪月。

幾個元老平日裏忙於工作,現在忽然閑下來遊覽西湖,雖然外麵的風光美不勝收,卻一時間想不出說什麼“風花雪月”的話才好。便幹脆默默的飽覽窗外的湖光山sè。

趙引弓見氣氛尷尬,便以目示意蔡實。蔡實微微點頭,便退了出去。

不多片刻,隻聽通往後艙的珠簾一響出來一個三十出頭的fu人生得珠圓玉潤,一頭青絲綰得整整齊齊斜插著一支珠釵,兩邊鬢角各戴一朵玉蘭,穿著一條雪青sè的百褶裙,顯得幹淨利落,風韻猶存。

她手中端著一個托盤,笑吟吟的先福了一福;

“趙老爺萬福。”

“哦,罷、罷了!”趙引弓知道這便是這船的“媽媽”眉娘了,當下含笑道。

眉娘站起身來,又向著眾人一福;

“諸位老爺萬福。”頭雖低下,抬起的時候卻又不經意的眼bo流動,極是嫵媚。趙引弓微微一笑,知她過去必是歡場中的老手。

畫舫中的元老們卻對此不感興趣——倒不是嫌棄她年齡大,按照舊時空標準,三十五六歲的女子自以為是小姑娘的也比比皆是,而是這相貌是在太平庸了些。圓臉小眼闊額,就這姿sè還比不上在湖邊賣花的農家少女呢。

眉娘見過禮,一邊口.中敷衍一邊指揮船上的婢女,擺出果盤茶水來。

果盤是倭漆剔紅十六攢盤,這東西在舊時空拍賣價格可過百萬,在本時空也不是便宜物件,周洞天、許可、梅林等人看不出其中的門道,他趙引弓迂去可是經常涉獵收藏界——盡管他的收藏不起任何稍有價值的古董,但是正如很多沒有汽車卻對汽車如數家珍的愛好者一樣,他對古量′器的了解卻頗深。一上船就看出這條畫舫上的各種擺設器具都是上好的猜品,絕非一般的樣子貨。難怪這一天的冶遊不算賞錢也得花上四十兩銀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