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節 對外政策之爭(3 / 3)

如果過度的幫助了大明。大明在遼東的局勢一旦穩定,不可避免的就要來對付割據瓊州的穿越眾;相反,如果滿清實力變得過強,造成其提前入關,而李自成、張獻忠的力量還沒發展起來,滿清直接一家坐大,提前控製了大陸建立起政權來,穿越集團未來對大陸攻略就會造成很大的妨礙。

文德嗣在執委會的一次工作會議上明確表示,不管是扶清還是助明,都是不可取的。而助明尤其不可取。

“大明不亂是不行的。不亂不足以讓名正言順的進入大陸。和另一個時空的大明搞民族認同,嘖嘖。搞認同我是讚成的,但是得別人認同我們,而不是相反!有些同誌的腦子都亂了,千萬別搞到最後穿越軍變成大明的藩籬了――因為‘民族仇恨’把大明周邊的各路人馬都打了,然後留下一個自以為是的大明,完全無法入口――難道大家打算自己動手打進大明去搞近代化?那些被我們強大的武力所保護的大明儒生、地主和舊官僚們難道會對我們感恩戴德乖乖得聽話?人家滿人隻剃明人一半頭發,你們卻要把人家連根拔淨,誰更遭恨啊?”

馬千矚少見的在這個問題上支持文主席的觀點:“對舊體製清算不徹底會給我們留下無窮的後患。特別是舊意識形態的清算一定要徹底。”

“但是亂要亂得有章法。象李海平這樣公然支持滿清打大明,等於是脫了褲子直接上去幹了。同誌們,有時候還是要注意形象,這樣搞得太難看了以後我們還怎麼教育下一代?”

“現在就卷入大陸事務是危險的,”鄔德說,“在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之前,我反對以任何形式卷入大陸事務――貿易除外。我們的出路在南方!”

鄔德鼓吹的是“南進論”。提議穿越集團不必急於加入大陸逐鹿的行列,而是控製外圍,和各方勢力做買賣,獲得最大的利益。穿越集團開發的重點應該轉向東南亞地區。建立殖民地來開發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

“我們在人力上的資源有限,投放到大陸上,哪怕隻是管理控製一個廣東,就會牽扯到我們大量的精力。要控製廣大的地域和人口是力不從心的。與其現在就投入逐鹿中原的大漩渦中去不如去地廣人稀資源豐富的東南亞。”鄔德接著很隱晦的說道,“而且我們在東南亞地區的行動有足夠的自由裁量權。”

南進論和“大陸均衡政策”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在大陸保持彼此混戰的均衡模式,臨高乘這個空擋將主要力量投放到東南亞遠至印度的貿易線上。這條線上可以提供除人口以外的其他大多數工業化資源。通過貿易中獲取到的白銀和糧食兩項資源換取大陸上的人口。一方麵提高自己的人力資源水平。一方麵大量白銀的入超造成通貨膨脹,給明王朝多壓一根稻草。

“同時我們吸納大量流民的做法會大大減輕明王朝的內亂程度。原本遍地起火的農民軍大概就不會一下擴展到十萬十幾萬了。”鄔德說,“相形之下又拿掉了幾根稻草。大致損益相當。”

從大陸上獲得的人口,即能滿足臨高對勞動力和士兵的需求,而且可以利用組織向東南亞的殖民,建立起殖民地。殖民地不僅是臨高政權在東南亞的堡壘,更是吸取東南亞資源的血管。有了殖民地,臨高政權就能在主要的資源地擁有強大的控製力而無需仰仗當地土王的鼻息。

基於這一指導戰略和對其來意的判斷,執委會下達的柳工作指導意見是要盡量的展示臨高強大的軍事和工業能力。把自己打扮成一顆滿刺的硬果子,打消官府或者鄭芝龍窺覬的野心,同時盡可能的拉攏李洛由,設法使之成為穿越集團的商業夥伴。

至於誇克這個英國人,商業部認為可以通過他和印度的英國人建立貿易關係,現在他們通過李華梅已經打通了葡萄牙人占據的果阿貿易,有誇克就可以打通對蘇拉特的貿易路線。

蘇拉特目前還不能提供什麼穿越眾迫切需要的產品,建立這條貿易路線首先是防止李華梅在對印上的壟斷,其次不論蘇拉特還是果阿都是亞洲通向歐洲的貿易中轉站,具有一定的窗口價值。

“英國人還有其他用處。”鄔德說,“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對財富的渴望遠遠超過了熱愛金子的西班牙人,在不擇手段寡廉鮮恥方麵更是勝過了所有歐洲人。這點是我們可以充分運用的。許多髒活可以讓他們去幹。”

3478/1810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