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節 政體架構(2 / 3)

把前後的事情聯係起來再一思量,馬甲完全明白了:原來女仆革命並不僅僅是女人問題。過去他隻是略明略暗的感覺到而已。

怪不得原執委會這幹人對籌委會的工作表露出不感興趣的模樣,徹底的放權給自己和自己手下的這夥人去幹。原來誰也不想在這次機構調整的洗牌中表現出牽涉太深的痕跡,以免將來落下口實。由一個中立的,甚至是參與過“反對派”的馬甲來領銜,豈不是可以充分說明執委會諸公的“大公無私”和“民主”?

這樣的話,新的機構如何的設置倒是要好好的思量一番了。不是簡單的把成熟的體製拿出來一抄就完事了。馬甲想,現在除了這個不尷不尬,沒有具體職權範圍的執委會主席的職位之外,最大的隱患是計委作為一個部門來說權力過份大了。它在理論上和其他委員會是平級機構,但是在實際操作中計委掌握著物資的分配權和項目審批權,這使得級別上隻是執委之一的馬千矚在整個執委會中的發言權大大增強,沒有一個部委不是或多或少的受製於計委。別得不說,造辦公樓,添置辦公設備這些沒有計委審批就一概不能立項,也領不到手。

由此帶來的結果就是馬千矚雖然隻是計劃人民委員,在整個執委會運作中卻等於是沒有總理名頭的總理,計委的工作漸漸超出了它本身的工作範疇。這種狀態在短時間內對工作效率提升很大,但是明顯不利於團結。從長遠看,穿越集團的攤子大了之後,計委的包攬一切的做法必然會造成機構膨脹,降低工作效率。

計委的工作最好要做一定的分解。設置一個政府總理的職位來負責整體的日常行政事務。籌委會經過討論決定推薦大會討論的政體結構采用成熟穩定的“議會-總理”製度。由全體穿越眾組成的元老院作為最高權力機構,每年召開一次全體大會,全體大會必須有超過90%的穿越眾出席才算有效。

眾人很讚成這個方案,但是也有人表示反對。

“這樣未必行得通。”姬信對他的設想悄聲進言。

“你有什麼想法?”馬甲看著這個三十來歲濃眉大眼的壯漢,此人的眉宇間總有些許哀愁之色。平日裏也不大願意說話。不過他是法學四家中的華東政法的畢業生,在法學圈子裏,門戶出身非常要緊。華東政法的法學專業畢業生當然要比擴招之後許多地方大學突擊設立的法學專業要含金量高得多。馬甲既然是法學俱樂部的頭頭,自然不能免俗,對他一貫是另眼相看。

“議會製當然不錯,可是這裏的人事問題恐怕很難平衡。”姬信提醒他。

馬甲微微點頭。機構設置首先是人事問題,此言不假。他從來沒沒和法學俱樂部的人細談過這些問題,姬信現在向他提出這種敏感話題,顯然是非常認可自己的領導。這讓馬甲的感覺變得很好。

“督公要是出頭來競爭這個總理的職位的話,他是很有希望當選的。”姬信說,“問題也就在這:原本他作為計劃人民委員已經權勢滔天了。現在當總理等於是為他的權力正了名。恐怕有人是不希望這樣的。”

馬千矚一年多來主持計委工作,和很多專業口都有緊密的工作聯係,花得精力也很多,如果他出馬競選當總理,各個專業口的票十之七八都會投給他。

“的確要顧慮到。你怎麼看?”既然對方說了心腹話,馬甲也照樣表露下誠意。

“行政機構還是采用執委會製度。”姬信提出了他的一個方案。

具體來說,設一個由9人組成的執委會。穿越集團的全部行政事務按照條塊進行分割由他們分別負責。每名執行委員負責一塊。其中一人為執委會主席負責總體,地位相當於國家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