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白多祿含笑道。
“太好了,太好了!”看他的模樣,似乎要馬上跪下來感謝上帝了。“我這就把書樣送到澳門去,請會長核準……”
“這批書,是我們澳洲教會捐贈給傳教會的。”白多祿道,“這個譯本已經在我國流傳了幾百年了。”
言下之意就是沒事的話請會長大人不要隨便折騰裏麵的字眼,免得為了譯名問題又起波瀾。陸若華當然聽得出這個意思,他自然不反對――尋獲失落的教會,現在又得到這個教會翻譯的漢語聖經,光這些成績就夠他以後回羅馬的時候獲得教皇的聖恩了。
得到書之後陸若華就好像吃了興奮劑一樣,天天上教堂工地上去察看,可是迄今工地上還是隻有一塊“百仞教堂用地”的木牌子而已,上麵已經被勤勞的勞工們種上了蔬菜,鬱鬱蔥蔥的。
臨高建築總公司忙著各項基建工程,已經在幾個月都是24小時兩班倒的工作,哪裏還有時間來造教堂。梅林看見這天天來糾纏他的洋人就直打哈哈,後來幹脆避而不見了。
陸若華向何影交涉多次未果之後,提出利用商館或者他自己租用房子,先期開始傳教,做禮拜。但是被何影很客氣的拒絕了。
“根據我國的法律,沒有宗教場所是不能進行宗教儀式的。所以沒有教堂,您也不能傳教。”何影當即義正詞嚴的拒絕了。
“澳洲就在這樣一群不信神的人的統治之下嗎?!”陸若華經常對著白多祿發牢騷。
白多祿小心翼翼的提醒他:澳洲是個世俗的共和國。”
“我知道。”陸若華雖然是法國人,對這個意大利特產也並不陌生。
正當陸若華因為無事可幹而為之氣結的時候,何影忽然駕臨了。
“神父大人,”他的言辭十分溫和動聽,“我們給您預備了一處教堂,您可以在哪裏開始傳教事業。”
消滅了黨那門匪夥之後,長期為土匪把持十三村地區雖然落入了穿越集團的控製,但是長期的動蕩造成此地社會環境混亂,矛盾尖銳。正是一個需要宗教去“淨化”:撫慰人心,改良社會風氣,安定秩序的地方。和工作隊配合起來一起工作,說不定能起到雙管齊下的功能。讓陸若華過去傳教再合適不過。
於是,陸若華和他的助手白多祿就一起來到了道祿村。
白多祿把題有“道祿教堂”四個中文字,外加一行漂亮的拉丁文花體字的牌子掛到了大門另外一邊,和“社會調查工作隊”的牌子交相輝映。眾人為之膛目結舌。古風的祠堂大門門口兩側,各掛一塊白茬木牌子,再加上上麵的文字,很有點現代藝術的感覺。
但是杜雯顯然不歡迎這位共同的房客。拒絕他的遷入,更反對把這裏的一部分變成什麼“教堂”。白多祿不得不出頭充當交涉,在幾番交涉未果之後,又打電話向執委會求助。最後在馬千矚的直接命令下,杜雯才勉強允許他們進駐。
在大家的協調之下,雙方瓜分了祠堂:大門和門廳由雙方共有。工作隊占據第一、二進院落,教堂占據第三進。雙方還約定,雙方在大門之內不做任何攻擊對方的公開宣傳。
但是和平友好的氣氛隻維持了不到一天,第二天,杜雯剛想對房屋進行一番改建,以更適應辦公和居住的需要,卻發現村裏泥水匠和木匠已經在第三進裏裝修禮拜堂了――“陸神父”有大把的洋錢可用,比杜雯要更占優勢。
“我們走著瞧!到底人民怕美帝,還是美帝怕人民!”杜雯的聲音在空蕩蕩的大廳裏回蕩著。
“他是執委會直接派下來的傳教的,咱們要注意點態度。”董薇薇提醒她。
“讓這種帝國主義分子來搞封建迷信,真不知道千矚是怎麼想得。”
3478/1810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