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節 京師(一百三十六)(1 / 2)

“莫要混說了!你且悄悄地去了。”有容說著從抽屜裏取出用桑皮紙包著一小塊銀子與她。

史婆子入手一掂,至少也有五兩,不覺大喜,又福了一福,道:“多謝姑娘!事就交給老身安排了!”hTTps:\/\/WWw.GGDOWN8.org

過得三日,有容果然想出了法子。她在京師裏頭有幾個要好的幹姐妹,多是在大戶人家為妾室,平日裏多少亦有走動。其中一位,如今是京師裏某部侍郎家的紅姨娘。王業浩在京師廣結人脈,自然不會錯過這路關係。平日裏也準許有容和這些姐妹們走動聯絡感情。

正好這位姐妹新誕麟兒,雖是妾侍庶出,大戶人家也要有一番慶賀。有容照例也要去慶賀一番。

因為身份低微,算是“不上台麵”,但是這樣有個好處,那便是她是姐妹的“私客”,不需要經過“官中”,也無需登記客簿。一進府邸之後便是自由之身。

家中寂寞無趣,每回有這樣的外出機會,有容都是早出晚歸。在人家府邸裏待上一整天的功夫。

雖然徐勇來整飭過之後,初一十五的進香暫時停了,但是去閨蜜家“走動”是王老爺準許的事,仆役們誰也說不出什麼,徐勇又不在,劉七兒夫妻更不會礙事。

當下與史婆子約定了時間。是日到了閨蜜府邸中,先打發了轎子回去,隻叫“傍晚來接”。隨來的仆婦留在外頭等候。進到後院先與閨蜜敘一敘舊,再要她“行個方便”,閨蜜於此類事亦是心知肚明,當即道:“我隻當你已經回去了,其他一概不知……”

當下派了個貼身的老嫗,悄悄地引她到了府邸後門,放了她出去。出得門去,陋巷之中早已挺著一乘青布二人抬小轎。轎旁的僮仆正是跟潘成安的仆人。有容隻覺得渾身輕鬆,當即使了個眼色,一言不發鑽入轎中。

轎子抬起,一路走街過巷,出了崇文門,過了抽分廠,抽分廠的西南一帶明代是一片窪地,星羅棋布的布滿了大小“海子”,風景宜人,因而寺廟林立。甘露庵便廁身其中

甘露庵地方不大,小小的三進院落。有容已經來過多次。這座庵堂的主持無炎並非真正出家人,當然也說不上有度牒。她原是宮中權宦的下堂妾,家裏的“老爺”是閹黨,倒台之後婢妾星散,各謀出路。

這無顏本是金陵樂戶出身,在太監府邸裏混了幾年,頗有積蓄,亦有些人脈。出府之後,她不甘於就此回鄉,拜了一個老尼為師,又在南城買地修了一座庵堂,買了幾個女孩子充作小尼姑,宣稱是“修行”。

實則無顏並沒有修行的心,之所以“出家”,不過是為了掙得行動自由的便利。因為周遭都是正經寺院,無顏不敢公然豔幟高張,搞“花庵”的名堂。私下裏卻常做些拉纖撮合的勾當,為大戶人家男女幽會大開方便之門。

但她手法高超,外頭還以為她這裏雖然紅塵味足了些,一意攀附迎合豪門大戶的女眷,總還是個幹淨的修行處,哪裏知道裏頭的花樣。

有容下了轎子,早有個小尼姑迎來,將她領到東麵一座院落。進了月洞門是一架葡萄,天寒地凍,殘留幾截老樁。,院子裏還有兩口大缸,裏頭原本種著荷花,冬日也隻剩下些殘葉斷梗。三明兩暗的正房不大蓋得卻頗為精巧,梁柱沒有本地常見的彩繪,隻是本色廣漆

這番景象,每每讓有容想起家鄉的模樣。加之無顏又是金陵人士,語言飲食相近,在這人地生疏的京師,自然就生出一份親近來。這也是她當初原意來此進香的原因。

台階下,早就迎出了一個女子,年可三十,姿容軼麗,打扮在半僧半俗之間,雖穿僧袍,一頭烏發用網巾罩著,卻掩不住她的柔媚之質。有容當初見到她便知是同道中人。果然二人敘舊,竟還是半個同鄉。

都是瘦馬出身,又都淪落在京師。自然起了同病相憐之感。這無顏待她亦是特別親熱。

見她到來,當即拉著她的手悄聲道:“這回出來沒什麼阻礙吧?”

“來了個金蟬脫殼之術。”有容俏皮一笑。

無顏一笑,當即引她先去正院殿宇內拈了香,又延入淨室待茶。這套流程,不論來者是何目的都照做不誤,這也是無顏留下的退身之步。

“來了沒有?”有容急於要見潘成安,問道。

“早就來了,”無顏一笑,揶揄道,“你急什麼?”

有容臉色一紅,道:“我有要緊的事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