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打入“省特會”的中共紅岩密使
1949年4月24日,國民黨第45軍下屬的312師被解放軍三野八兵團88師分割包圍,這支國民黨軍隊幾乎全部被俘。這時,一位國民黨少將來找88師政治部幹事,自稱是“自己人”。解放軍88師補充訓練團團長錢申夫一眼就認出,他是國民黨312師的政工處長兼副師長,曾經是國民黨中統的一個特務頭子。沒想到的是,兩天後這個叫“李唯平”的人一轉眼變成了“黎強”,前往中共組織報到並又接受了解放大西南的新任務。
李唯平是如何從一個中統特務頭子變成中共紅岩特工黎強的呢?
進步學生 初涉秘戰
黎強,原名李長亨,又名李碧光,曾用名李唯平,1915年出生於四川省安嶽縣。他父親李可廷曾是安嶽縣周邊有名的袍哥會(民間幫會組織)的袍哥大爺,同時還擔任安嶽縣民團團總。出身袍哥大爺之家,盡管家裏並不富裕,李長亨小時候還是受到良好的教育。
在四川安嶽縣高小讀書期間,李長亨就受到幾位思想進步的表哥的影響,如他的二表哥、四表哥、六表哥都是共產黨員,其中二表哥姚仲蜀對他的影響最大。姚仲蜀大革命時期曾赴廣東考入黃埔軍校,在校期間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27年冬,由組織派遣回四川老家安嶽開展黨的工作,發展農民運動,準備建立農村革命武裝根據地。姚仲蜀利用他舅舅——李長亨的父親李可廷的袍哥大爺這層關係,當上了安嶽縣白塔寺鄉的團練大隊長。姚仲蜀當團練大隊長,目的是想自己手中掌握一支武裝力量。
當時年幼的李長亨,經常為其二表哥開展革命活動站崗放哨。通過二表哥,他接觸到不少從廣東帶回的進步書籍。二表哥不但給他講一些革命道理,還勉勵他要好好讀書。高小畢業後,李長亨又在二表哥“革命需要文化”的啟發下,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當時安嶽縣的最高學府——安嶽中學。
就讀安嶽中學期間,李長亨學習非常刻苦,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在三年的學習中,李長亨不僅學到了許多文化知識,而且七次獲得了全校學習成績第一名。他不僅學習好,思想上也積極進步,在學運中表現得非常活躍。他還組織進步同學演出進步話劇,發動全校同學要求學校當局紀念反帝反軍閥的五卅運動。
1934年2月19日,蔣介石為了確保國民黨統治集團的利益,在第五次軍事圍剿大本營江西南昌成立了“新生活運動促進會”,他自任會長,發起了一場所謂“重整道德倫理、刷新社會風氣”的建設運動,這一運動從改造國民日常生活習慣著手,故稱之為“新生活運動”。新生活運動的主要內容是:以禮、義、廉、恥為基本準則。其目的在於用封建的綱常、倫理來控製人民的思想和言論行動,用生活細節的要求來轉移人民對政治﹑社會問題的不滿,以擺脫共產主義思想的影響,維護國民黨的統治。
同年7月初,蔣介石不久成立“新生活運動促進總會”,在全國各省﹑直轄市﹑各縣設立分會或支會。這一運動受到革命者和進步人士的反對和抵製,未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實際收效甚微,抗日戰爭爆發後逐漸停止。然而,當時國民黨投入了很大精力去實施這一運動,就連安嶽中學也被卷進了這場運動中。
進步學生認為,他們中學生的任務主要是學習,不願卷進這場政治性運動中來,李長亨帶領同學對運動進行了抵製。他們經過商量,製定了一套抵製的方法,那就是讓各班采取前後左右按座位互選,每人隻得一票,因而選不出學校的“新生活運動促進會”代表,這樣活動就開展不起來。
由於家庭並不富裕,中學畢業後,李長亨報考了成都的四川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省立第一師範當時很有名氣,培養出了不少名人,如作家沙汀、艾蕪就曾在這所學校就讀過。這是一所完全公費的學校,正因為如此,報考的人也特別多,可謂人才濟濟。結果李長亨考取了省立一師,但張榜成績出來他在錄取的人中隻處於中遊水平。
在中學習慣了當“第一”的李長亨不甘示弱,他與同學李星柄商定,要加倍努力學習,側重攻讀課本,爭取在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時成績能夠有大的進步。功夫不負有心人,五個月後的期末考試,李長亨以平均每科92分的成績,取得了該年級全校的第一名。這下成了學習尖子,在全校出了名。以後的幾學期,他的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受到老師和同學的讚揚。
省立第一師範的教師中,有好幾位中共黨員,對李長亨都起過潛移默化的影響。如國文教員張秀熟、注音符號教員車躍先、農村經濟學教員帥昌書等人,在李長亨進校前就是中共黨員。他們在教學中非常重視結合當時的政治形勢,巧妙地宣傳中國共產黨關於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年輕的李長亨從這些黨員的言傳身教中學到不少的東西,政治思想逐漸趨向成熟。
1936年,李長亨與進步學生、同班同學張顯儀發起組織了全校的集體讀書會。向參加讀書會的同學推薦進步書刊、組織會員討論形勢或有關學習上的問題,他們定期編寫牆報、並組織流動圖書館。這年9月,經過張顯儀的介紹,李長亨加入了進步的學生團體“海燕社”。李長亨寫得一手好字、刻得一手好蠟版,又能說會道,他的這些才華在宣傳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同年12月,“西安事變”後,省立一師的集體讀書會和海燕社的抗日救亡宣傳活動開展得轟轟烈烈。隨後,省立一師又成立了抗敵後援會,張顯儀擔任宣傳團團長,多才多藝的李長亨擔任了該會的宣傳部長。
隨著對外聯絡活動的增強,李長亨的社會活動能力不斷得到加強,視野更加開闊。沒過多久,李長亨又加入了成都地區更大的抗日救亡學生進步團體“星茫社”,這是共產黨在成都的外圍組織,李長亨還擔任了“星茫社”的通訊員。接著,集體讀書會、海燕社和星茫社都合並到由中國共產黨秘密領導的抗日民族解放先鋒隊中,李長亨從此正式加入革命的行列。
在成都省立一師讀書期間,李長亨認識了一位讓他以後走上秘密戰線工作的人,他就是四川安嶽縣同鄉、大革命時期就入了黨的老黨員周俊烈。這個周俊烈早年曾在上海中共中央特科工作,後為紅軍大學二期學員,抗戰開始後,又被中共中央社會部派回四川做情報工作。周俊烈通過地下黨組織,認識了一批進步的青年學生,經過接觸了解,他對張顯儀、李長亨尤為看重,對他們進行重點培養。
為了鍛煉李長亨他們的對敵鬥爭能力,周俊烈布置了一些秘密工作讓李長亨去做。青年是革命的生力軍,當時國民黨和共產黨雙方都在爭取這支有生力量。國民黨利用他們的特務組織中統和軍統,把手伸進到各級學校,滲透到各種學生社團。針對這一情況,周俊烈囑托李長亨,要想方設法調查由國民黨中統控製的“學生生活社”和由國民黨軍統控製的“複興社”在成都各校的活動情況。
這是一項秘密工作,除了周俊烈和李長亨本人之外,隻有即將入黨了的張顯儀知道。這也是李長亨首次涉足秘密戰線的工作,接受任務時他沒想到,後來自己會與諜戰結下不解之緣。
利用自己交際麵廣、社會活動能力強的長處,李長亨通過交際應酬和各種同學、同鄉和“蘭友”等關係,竟然弄到了一份成都各學校“學生生活社”社員的油印名單,當他將名單交給周俊烈時,得到了周俊烈的表揚。李長亨還對省立一師教職員工的政治傾向等情況進行了調查,調查清楚後向周俊烈作了彙報。
為了調查這些情況,李長亨不得不放棄了同許多進步同學之間的密切來往,放棄了參加許多進步活動的機會;為了完成任務,他甚至還要和一些被進步同學唾棄的、思想反動的“三青團”、“學生生活社”和“複興社”社員來往。當時省立一師學生中的複興社小頭目見李長亨各方麵的能力都強,還要介紹他加入複興社。許多進步同學對他不能理解,很多學友認為他是個“多邊形人物”。對此,李長亨隻有自己默默承受其中的委屈和苦惱。盡管如此,他對周俊烈布置的秘密工作完成得很好,從中也感到稍許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