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其實是朝廷怕李鴻章(3 / 3)

“六爺,你怎麼盡為李鴻章說好話?”慈禧突然皺眉問道。

“不是我想替他說好話,而是不得不為他說好話。”奕訢歎了口氣,“朝中大臣多有無知之徒,剛毅等人便是。可惜,此等人雖然無知,卻也有些話算是歪打正著……漢人一強,滿人必亡。如今漢人雖未必多強,卻已經非我滿人可比。若非三百年正統還在,嘿嘿……”

“六爺這是何意?我大清江山難道還能讓那些漢人奪了去不成?”看到奕訢一臉落寞,慈禧突然覺得心裏有一股火直往上冒。若非三百年正統還在……沒這三百年正統,難道她老佛爺治下的大清就得滅亡了?

“太後,其實自康熙年間三藩之亂開始,八旗兵便已不堪一戰。那時候,康熙爺用的是綠營兵;之後,雍正爺也隻能用年羹堯和嶽鍾麒平定羅布藏丹增和策妄阿拉布坦,這兩人都是漢將,用的也是都是漢兵;乾隆年間,數次征戰,無不是綠營兵做的主力;嘉靖朝,綠營兵也已不堪戰,平定小小的天理教,也隻能用各地團練。隻是這些團練在平定天理教之後,又被朝廷勒令解散……先帝在位,洪楊造逆,朝廷兵將無一可用,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人又再啟團練,遂有湘軍、淮軍,和楚軍。這些團練兵將取代綠營,穩定天下二十餘年……太後,滿人,早就已經不行了。”

“恭親王,你可知道你這些話……”慈禧目瞪口呆。她學識有限,雖然當了這麼多年國家領導人,可也隻是對這二十多年來漢臣漸起的局麵有認識,哪曉得從康熙朝起,八旗就已經不頂用了?她還一直埋怨現在的旗人隻知道享受,不能輔佐她再創康熙盛世呢。

“太後,您莫急,聽我把話說完。”奕訢微微擺手,他不怕說這些話,因為他知道自己的身體撐不了幾年了,人之將死,還有什麼可怕的?這些年被排擠在朝堂之外,他看得反倒更加清楚,“朝廷現在就是一頭紙老虎。您別看外麵那些人叫囂得厲害,一個個都恨不得把李鴻章立碼就撤職查辦,可真要讓他們去這麼做了,您看看誰敢?李鴻章再老也是一頭真老虎……虎老雄風在,照樣能吃人啊。”

“哀家這就下旨,讓李鴻章解款進京。”慈禧惱了。這奕訢是老糊塗了,居然讓朝廷向一個奴才低頭?

“太後您可以下旨。不過,這後果您可要想清楚……李鴻章其實不怕朝廷,真正的情形其實是朝廷怕李鴻章,怕他造反,怕他手下的那些人不安份,想來個陳橋兵變……李鴻章現在沒這個心,可兩億多兩白銀,他要是真的還不起,保不齊就隻有造反啦。”

“你……”

“就算不造反,搞個兵諫什麼的,這天下又有誰能擋得住他?到時候,朝廷威望盡喪,滿人的路就更沒得走了……”

“他,他真敢?”慈禧的手不安的抖動起來。奕訢的這簡簡單單的一番話無情的揭露了一個事實:她這貌似高貴的太後,其實不過就隻是虛有其表,若非那些漢臣自己犯賤讓她欺負,她根本誰都動不了。尤其是李鴻章,更隨時都有能力要了她的命。她能號令天下,是因為有李鴻章等人的支持,如果李鴻章等人不支持她,她又能嚇得住誰?

“他要是不敢,肯定就有人逼他敢。”奕訢歎了口氣,“莫忘了,這一次的借款,可不隻是李鴻章一個人的事兒。各國公使都曾告訴過我,那個人,對我大清一直都是虎視眈眈哪……”

“……”

……

慈禧跟奕訢的談話沒有外人知道,連慈禧最信任的李蓮英當時也不在。但到了1897年初,經過一番激烈的爭論之後,慈禧太後突然出人意料的任命李鴻章為總理各國事務大臣兼北洋總督,實際又將跟各國打交道的權力和直隸總督一職又重新交到了李鴻章的手上,此外,巨額借款一事更是提也沒提。這一跡象已經從側麵證明了兩人到底都談了些什麼。此事之後,雖然李鴻章立即就投桃報李,將剛剛從各國手中收回的大清海關總稅務司一職交到了朝廷手上,使得中國的海關權力名義上又重新回歸到了自己人的手裏,可在許多人眼裏,朝廷的威望已經大減。因為,它必須向權臣低頭了。

不過,朝廷怎麼樣已經沒有人願意理會了。因為隨著海關的回歸,某些人又陷入了對海關肥缺的激烈爭奪之中,根本不知道李鴻章在郭金章所安排的眾多專家的指導下,已經開始了其有生以來最大的,也是最後一次投資活動……(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