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郭金章不死,絕不得罪唐州!(1 / 3)

從碼頭離開好一會兒之後,郭金章的腦子依舊處在極其混亂的狀態。

馬克.吐溫居然也來了?

這家夥跟中國人聯係嗎?

他來幹什麼?

他來又能幹什麼?

……

“這馬克.吐溫是什麼人?”

袁世凱就坐在郭金章的身邊,聽著馬車軲轆的聲音,再看看郭金章滿臉的不可思議,終於再也忍不住心中的疑問。在他的認知中,就算是美國總統突然出現恐怕也不能讓郭金章有這樣的表現,可這個馬克.吐溫居然做到了。這家夥到底是什麼來曆?

“幽默大師,小說家,作家,還有就是著名的演說家。”郭金章隨口答道。

“嗯?”

“換言之,大文豪!”

“文豪?”袁世凱一怔。

“差不多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了吧,嗯,被推祟為‘美國文壇巨子’,比較擅長寫具有諷刺意味的小說,所以又被稱為美國文學史上的‘林肯’,你知道林肯是誰吧?”郭金章反問道。

“啊,知道。”不就是那個什麼解放了黑奴的絡緦胡嗎?瘦小幹枯,一副夭折相,難怪會被人刺殺。袁世凱很不厚道地想道。

“這家夥來幹什麼?”見袁世凱能理解自己的話,郭金章微微點了點頭,又轉過頭沉思起來。

“將軍,這個馬……文豪,他來幹什麼?那些洋鬼子的學問在咱們大清他也不受待見啊。”袁世凱也在一邊捂著腦袋想了一會兒,卻怎麼也想不出來現在的大清國到底有什麼可以引動一個文豪的……雖說這年頭大清也有幾個能寫詩寫文章的,可這些人有哪個配稱“文豪”?就是乾隆朝的袁枚、紀曉嵐那樣被傳得邪乎的大才子恐怕也夠不到這種級別。古往今來,恐怕也就是李、杜、蘇那樣的人物才有那樣的資格。

“我這不也納悶兒著嗎?”郭金章聞言苦笑。他隻知道馬克.吐溫是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說大師,可除此之外,他對馬克.吐溫的了解就隻是一些有關這位大文豪的幽默故事。而在唐州成立之前,他甚至都忘了在美國還有這麼一位大師……直到格蘭特去世,報紙上報道馬克.吐溫也參加了追悼儀式他才想起有這麼一個人。由此,他自然也不清楚這位大師經曆了美國從“自由”資本主義到帝國主義的發展過程,在思想和創作上也經曆了從輕快調笑到辛辣諷刺再到悲觀厭世的發展階段。馬克.吐溫的早期創作是以幽默、詼諧的筆法嘲笑美國“民主選舉”的荒謬和“民主天堂”的本質。中期作品則以深沉、辛辣的筆調諷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於美國的投機、拜金狂熱,及暗無天日的社會現實與慘無人道的種族歧視。其中, 《哈克貝裏.費恩曆險記》通過白人小孩哈克跟逃亡黑奴吉姆結伴在密西西比河流浪的故事,不僅批判封建家庭結仇械鬥的野蠻,揭露私刑的毫無理性,而且諷刺宗教的虛偽愚昧,譴責蓄奴製的罪惡,並歌頌黑奴的優秀品質,宣傳不分種族地位人人都享有自由權利的進步主張,而被視為美國文學史上具劃時代意義的現實主義著作。但到了後期,馬克.吐溫的作品在批判揭露意義上逐漸減弱,而絕望神秘情緒卻有所伸長……不過,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就是在這個時候,馬克.吐溫踏上了唐州的土地。在那裏,他驚訝地發現了唐州所推行的各種社會保障製度。這些製度讓這位在美國各地見慣了血汗工廠和各種剝削壓迫的批判現實主義文豪來了興趣,甚至不惜動用了跟尼古拉.特拉斯的朋友關係找到了唐州議會(馬克.吐溫有許多好友,迪士尼、海倫.凱勒、特拉斯等人都是)。可惜,議會裏的某個老家夥在聽到他的種種問題之後,卻隻是一臉奇怪地給他念了幾句什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並告訴他這都是出自中國古代亞聖的著作《孟子》……而正好,尼古拉.特拉斯因為席長壽的“逼迫”也正要出門避風頭,說是要去中國,馬克.吐溫一聽,幹脆就收拾行李一塊兒坐船來了。

……

“可能是在美國呆得無聊,想到中國來看個新鮮吧。”想來想去找不到馬克.吐溫來中國的緣由,郭金章隻好隨便猜了一個。

“可能吧。”袁世凱也笑著附和道。

“算了,不管那麼多,反正多派幾個人跟著就是了。也別妨礙人家,就是保護他的安全,給他行個方便吧……要尊敬,要禮貌,除了這些,不用多給什麼。隨他自由行動。”郭金章又道。

“看來您對此人頗為重視啊。”袁世凱笑道。

“不是重視,是尊敬。這家夥出身貧窮,聽說家裏加上他一共有十三個孩子,可活下來的就隻有三個,可憐呐……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卻最終成為了美國有史以來最了不起的作家。他的作品融幽默與諷刺一體,既富於獨特的個人機智與妙語,又不乏深刻的社會洞察與剖析,既是幽默辛辣的小說傑作,又有悲天憫人的嚴肅,還十分的聰明……你說這樣的人值不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