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巨大的投資(1 / 3)

“合資?”

不就是幾個方麵一起投資辦公司、辦企業什麼的麼?用得著這麼鄭重其事?

竇納樂和施阿蘭對視了一眼。他們知道李鴻章突然拋出這樣一個事物是想堵他們的嘴,讓他們不再在日本的問題是插手。可是,合資而己,這又算什麼條件?拿這個就想換日本一條小命?

“不知道中堂閣下想合資些什麼呢?”雖然心裏不是很看重,但竇納樂還是向李鴻章又問了一句。他希冀李鴻章知道自己這兩方的胃口,能拿得出足夠誘人的東西。

“這就要看你們自己了。”郭金章笑了笑,“其實,這開頭的幾個合資隻是小意思。不過就是幾個鋼鐵廠和兵工廠,以及輪船製造之類的東西,真正的大頭還是在後麵。”

“後麵?”

“你們還有什麼新的舉措嗎?”

“當然是新舉措,甚至於可以說是一場變革!一場不亞於不久前的那場變法的變革。”郭金章笑道。

“您說什麼?您是說……中國將開始新一輪的變法革新?”竇納樂驚道。“戊戌變法”變成了“乙未變法”,持續時間也由原本曆史上的103天變成了不足三個月,但是歐美各國對這場變法卻是十分重視的。一方麵,他們不希望中國就此崛起,另一方麵,他們卻又希望中國由此變得更加開放,讓他們可以趁機在中國獲取更多的利益。可惜,不論是原本的曆史還是現在的曆史,這場變法像一場鬧劇更多過像一場嚴肅的政治變革。一個毫無實權的皇帝,還有一群沒有絲毫執政經驗的熱血文人,搞出了一通亂七八糟的變法條文……結果被看不下去的一個老太婆一巴掌全抽了下去。現在,無知的文人們死的死、散的散,那位可憐的皇帝也還在三麵環水的瀛台上“閉門思過”呢。

“這場變法將由誰來主持?是您嗎,李中堂?”施阿蘭也向李鴻章追問道。

“不是變法。”李鴻章搖頭,“隻是幾條國策要變更一下。”

“您能詳細說一下嗎?”田夏禮也追問道。郭金章可沒告訴他有關什麼變革的事情。他也是頭一回聽到這個消息,自然難掩驚訝與好奇。

“還是你來說吧。”李鴻章神色不是很好,麵對幾人的追問,幹脆就把擔子交給了郭金章。

“我覺得還是您說最好。”郭金章笑道。

“這不都是你製訂的嗎?你來說更細致些。”李鴻章依舊搖頭。

“那我就不客氣了?”郭金章笑道。

“隨便!”你小子又什麼時候跟老子客氣過?李鴻章暗裏罵道。

“諸位,”得到李鴻章的“授權”,再看看竇納樂等人期待的眼神,郭金章微微一笑,“我們說這是一場變革,因為這一次我們的行動幅度之大,是中國近幾十年來所沒有過的。甚至可以說是改變了自清國建立以來幾百年的傳統。這也可以稱為變法,但是,基於穩定局勢的考慮,我們並不想將這件事炒作的人盡皆知。所以,我們這一次隻做不說。”

“很明智的做法。”竇納樂點頭。中國現在還是一個極為守舊的國度,執政的大臣有許多都根本不知道這個世界已經發展到了什麼程度。尤其是剛剛經曆了一場失敗的變法,那些維新派的亂七八糟甚至讓一些較為理智的官員也對其極其厭惡。如果在這個時候提起搞什麼變革,即便是以李鴻章的威望恐怕也要遭遇滑鐵盧,甚至就此失去原有的地位也不一定。

“那你們到底要做什麼?”施阿蘭緊接著問道。他的好奇心已經被吊得高高的了。

“第一步是創辦經濟特區。我們將在廣東和江蘇兩省劃出兩個較小的區域,對那裏的對外經濟活動實行特殊的政策和更加靈活的措施,給地方以更多的自主權,使之發揮優越條件,先走一步,把經濟盡快搞上去。”

“就是開放商埠?”田夏禮問道。

“不不不,這與開放商埠是遠遠不同的。”郭金章搖頭道:“經濟特區要實行特殊的經濟管理體製和特殊的政策,用減免稅收等優惠辦法和提供良好的基礎設施,吸引投資和促進出口。我們初步的計劃是在江蘇的東海縣,還有廣東的寶安縣建立兩個較小的經濟特區。”

“隻是兩個縣?”

“是的,兩個縣。不過這隻是為了試驗。”郭金章笑道,“這就像新物種的栽培需要先在實驗田裏先行培育一段時間一樣,李中堂他們所決心進行的這場改革開放的活動影響將遍及整個中國。所以,為了能夠更有說服力和吸引力,他必須有一兩個鮮活的例子來告訴所有的國人,改革開放是一條可以致富發家的道路。”

“那就是說,如果這兩個所謂的特區不能夠迅速發展起來,這場改革將就此結束?”竇納樂又問道。

“沒錯。”李鴻章點頭道,似乎有一丁點兒迫不及待。

“可如果經濟特區的試驗成功,那以,中國將進一步開放更多的城市,尤其是沿海各地,也包括已經開放的那些商埠。在這些地區實行近乎相等的政策和體製。”郭金章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