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誌超跑了。
原本,因為有了袁世凱這個對日本人的野心極為在意的人物在東北訓練新軍,清廷對朝鮮的控製力一度增強到了史上最強的高度。而袁世凱的強硬態度也使得日本人不得不一度壓縮自己在朝鮮的存在。可惜清廷最後還是把袁世凱給調走了。不僅如此,他們還派來了毫無警惕心的葉誌超。
按理,葉誌超也是清末的一員“名”將。雖然這位名將先生以前隻是跟著劉銘傳鎮壓過撚軍起義,後來又鎮壓過熱河金丹道教,一直都隻是在農民起義軍麵前耍威風,可不論怎麼說他對軍事也不是外行。而且,數年來,日本在朝鮮的種種行動也已經顯示了其對朝鮮的野心,身為一名將領,應該有所防範才是。可葉誌超就是沒有。
結果,當大島義昌率領一個旅團在仁川登陸,並兵臨漢城城下的時候,葉誌超懵了,之後,見識到日軍的淩厲攻勢,他果斷地選擇了逃跑。而這個時候,郭金章還在前往保定的路上。
……
“臨陣脫逃,又是臨陣脫逃……”看著周馥拿來的電報稿,李鴻章隻覺得眼前一陣迷糊,身子也禁不住微微搖晃起來。
“中堂……”周馥急忙上前扶住他,“您沒事兒吧?”
“老夫沒事兒!”終究是經曆過無數風波的老人,李鴻章深吸一口氣,慢慢壓下了起伏的心情,“葉誌超跑到哪兒了?”
“不知道。”周馥搖頭歎息,“不過應該還沒到平壤。電報就是從平壤那邊兒發過來的。”
“回電,告訴葉誌超,丟了平壤,老夫要他的腦袋。”李鴻章咬牙道。
“是。”
……
“我看葉誌超恐怕守不住平壤。”周馥的到來打亂了客廳原本正在進行的事情。郭金章輕輕擺手,示意身邊的兩個親兵滾一邊兒去,又笑嘻嘻走到了李鴻章的身邊:“你知道日本這次派到朝鮮有多少兵馬?訓練怎麼樣,又有些什麼樣的裝備?而且你們在朝鮮的駐兵又有多少?就憑這麼一丁點兒人,擋得住明顯大舉而來的日軍嗎?”
“老夫自然會請求朝廷派遣援軍!”李鴻章看了他一眼,沉聲道。
“以大清朝廷的效率,如果能在葉誌超戰死之前把軍隊開過鴨綠江,就已經很不錯了。何況,葉誌超真的就能守住平壤?”郭金章笑問道。
“葉誌超乃我淮軍名將。當年跟在省三(劉銘傳)身邊,屢立戰功,皇上親賜額圖渾巴圖魯稱號……”
“得了吧。在一群烏合之眾麵前耍威風還好意思整天提?日本的正規軍可不是那些飯都吃不飽的撚軍,單以士兵的軍事素養而論,日本人絕對可以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袁世凱訓練的新軍都不知道能不能嬴,何況區區一個葉誌超?”郭金章哂笑道。
“老夫沒空跟你瞎猜。”李鴻章其實心裏也沒什麼底兒,葉誌超可是不戰而逃啊。就算日軍來的比較多,而清軍在漢城的駐軍又少,可葉誌超居然在臨逃跑的時候連個消息都沒發給他……這叫什麼?這樣的將領還能打得過氣勢洶洶,有備而來的敵軍嗎?可他已經讓郭金章看了一回笑話了,自己的親侄子為了十萬美元居然就敢以他的名義調動北洋主力,這一回葉誌超要是再次不戰而逃,他這張老臉還往哪兒擱?淮軍的老臉又朝哪兒擱?
“郭先生遠道而來,想必累了……來人,送客人去休息。”
爭是沒法爭的,再爭下去,這家夥恐怕又要鼓動自己造反了……李鴻章暗暗歎了口氣,揮了揮手,示意手下把郭金章等人“帶”下去。
“好好想想我的建議,這才是真的兩全其美,真的……”看著又重新圍到自己身邊的親兵,郭金章笑了笑,也不在意,抬腿就向客廳外走去。他知道自己這一回沒有白來,李鴻章應該已經動心了……雖然這僅僅隻是他自己的猜測。
****************************
1896年5月7日,一條來自遠東的消息震驚了整個世界。
日本,一個以前幾乎名不見經傳的小國,悍然向大清帝國發動了戰爭。而且還是海陸同時發動。
陸地上,陸軍中將兒玉源太郎率大島義昌等將領以10000多人的精銳登陸朝鮮,向毫無防備的清軍和朝鮮發動了突然襲擊。兒玉源太郎率主力由釜山登陸,大島義昌則另率一個旅團由仁川突襲。日本陸軍的本意是以兒玉源太郎吸引清軍注意力,爾後由大島義昌截斷清軍和朝鮮軍隊的後路,一戰破敵。可誰也沒有想到,兒玉源太郎的登陸居然沒有引起清軍和朝鮮方麵的任何反應,倒是大島義昌,僅憑一個旅團就把駐守在漢城的清軍將領葉誌超嚇得倉惶而逃。日軍對此先是愕然,繼而大喜。大島義昌當即不顧兒玉源太郎的囑咐,揮兵追擊葉誌超。結果,在牙山附近遭到了聞訊而來的聶士成部的阻擊。雙方兵力相差無幾,又都是遠道而來,戰事一時膠著。可大島義昌隨後就得到了兒玉源太郎的支援,而且牙山乃是一處絕地,不利防守,聶士成不得不退往成歡。而與此同時,葉誌超也率部進駐公州,為聶士成後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