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餐桌“議政”(3 / 3)

又說:“爸,其實我覺得,你們這次發貨到陸陽,本身就是一個機會。陸陽是個大工業城市,各種工廠比秦州多十幾倍,經濟也比秦州發達得多。完成整改的企業,相信不止顧伯伯那一家。何不派幾個人跟車去跑一趟,一來顯得重視,二來說不定可以通過顧伯伯介紹認識一些別的客戶,再不行自己找一找也好啊,銷售隊伍總是要鍛煉的嘛。另外派人跟車,也可以增加貨物的安全性。”

繞了一個大圈子,張若晨終於把最重要的建議或者說最迫切的要求說了出來。隻要委派兩個信得過的人跟車,馮凱的陰謀就沒辦法得逞,同時可以促成這筆交易,有利於父親在廠裏豎立威望。

他知道,自己剛才說的一大通東西,包括市場開拓的重要性,父親未必就想不到。隻是迫於某些原因,有些決心不是那麼好下的。所以一方麵要讓父親避免曾經的那出悲劇,同時也幫助父親下定決心。有些原本簡單的事情,一但牽扯到人情,就會變得複雜許多。

若是一個成年人提出來建議,父親定然是會認真考慮的。但自己此時的外在年齡隻有十七歲,隻是一個未曾踏入社會的高中生。在父母眼中,當然不再是小孩子了,但也隻是去了個“小”字,還是個孩子。

要想說服父親采納自己的意見,首先得要讓他知道自己並信口胡扯,有條有理的剖析,才能夠引起他的重視。是以這番話倒是說得比較辛苦。

張原點了點頭,說:“你這話有道理。不過貨物安全,倒是不用擔心。運輸的都是國營企業,不會有問題。”不知不覺間,他已經把兒子放在了同等探討問題的角色上。

張若晨正色道:“我們新發的時事內容參考裏,就有類似的商業詐騙案。馬克思都說過,百分之三百的利潤,足以讓人踐踏世間任何法律。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對吧?再說就是鐵路運輸,也有遺失貨物的情況,有些東西不是說國字號就一定沒問題的。”

這番話自然純屬瞎掰。重生到現在,不過幾個小時,高中時的政治課本什麼樣,張若晨半分印象都沒有。但家裏曾經發生過的悲劇,不就是活生生的案例麼,是以他這謊扯得臉不紅心不慌,話語更是擲地有聲。

蔣淑英說:“我覺得兒子說得有道理,小心無大錯。”

張原這一次點了點頭,沒有多說。

張若晨見狀,暗自放下了心。不管怎麼樣,母親的話總是比自己要有分量。不過父親的思想還是有些陳舊,對國企有點盲目信任。他過去一直在車間裏搞生產工作,對外界的了解比起馮凱確實是差了一籌,這也是被馮凱鑽了空子的原因之一。看來以後有必要經常提醒一下父親。

重生之前,張若晨在全國最有名的經濟特區工作了近十年,給一家著名跨國公司賣了五年命,私下裏還自己開工作室當小老板。耳濡目染之下,各種商業案例、軼聞聽得實在不少,對先進的管理方法、標準化流程什麼的,也算是深有體會。雖然沒有管理過幾百人的工廠,實際經驗有所欠缺,但給父親出出主意,還是能有些進益的。

蔣淑英說:“光顧著說話,趕緊吃飯。你那煙也別抽了吧?”

父子倆相視一笑,端起飯碗大口吃飯。張若晨懸著的心放下了一大半,這碗飯吃得極是痛快。

就在一家人剛吃完飯的時候,家裏電話響了起來,張原過去接了電話。

張若晨幫著母親收拾碗筷,本沒在意,忽聽父親說:“李主任?你好你好!”心裏不由咯噔一下。兩分鍾後,父親掛了電話朝他看來,神色有些古怪,“你們今天模擬考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