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未發生的事(2 / 2)

“還好,不算太餓。”張若晨壓抑著心中的激動,盡量平緩地說道。

中學時的自己一直很貪玩,放學後經常要打幾把桌球或是玩兩盤遊戲才回家,似這般到家早的時候的確不多。

看著年輕了十多歲的父母,眼睛不由有點濕潤。

那場牢獄之災,使父親的身體受到極大損害,導致嚴重腎衰竭,身子消瘦眼中無神,顯得十分蒼老。而此時的父親四十五歲,正是年富力強之時。或許是因為剛當上廠長,心頭幹勁十足,看上去神采奕奕。

母親比父親小兩歲,在那場變故中,身心的疲憊絲毫不亞於父親,亦是極快的衰老。眼前的母親,眼角雖然已經有了皺紋,卻仍保有許多年輕時的風韻。

張原夫婦倆忙著打理著午餐,未留意到兒子的異樣。對於他們來說,這隻是平常的一天,就像過去的那些日子一樣。

張若晨怕父母看出端倪,在門外站了片刻便躲到一旁,過了一會,聽父親說:“今天晚上加班,我要遲些回來。”

母親說:“要安排發貨了?”

“嗯,前幾天送到老顧那邊的樣品,檢測已經通過了,事情敲定了當然越快越好。今晚裝好,明天就可以走了。”

“那你也先回來吃完飯再加班啊!”

“好幾個人加班呢,我哪能搞特殊化,湊合在外麵對付一口吧。”

張若晨心想,原來貨還沒發,回轉餘地還很大。隻是時間有點緊,半天加一晚的時間,自己應該怎麼做,才能得到最好的結果呢?

又聽了一會,父母開始聊到別的事情,便回到了自己的房間裏。

因為母親時時整理,房間裏很整潔。看著房內熟悉的陳設,已經有些久遠的記憶又鮮活起來,感覺像是做夢一樣。

課本、參考書之類的東西占據了書桌和書架上的大部分空間。書架最下麵一層,放著一個雙卡的收錄機,收錄機旁碼著二十多盒磁帶。

張學友、劉德華、張信哲、周華健、王傑……這些專輯裏的歌曲,留下的記憶要比課本深刻得太多。

床邊放著一把木吉它,是高二上學期父親送的生日禮物。後來讀大學、工作,一直都帶在身邊。此時這位老夥計仍保持著新貌,光潔的琴身上還沒有留下歲月斑駁的痕跡。

在床上坐下來,拿起吉它輕輕撥動琴弦,心中盤算起應對手段。

此時馮凱和李國柱應該已經勾結謀劃妥當,但仍隻是個構思,還沒有變成現實,拿不到他們什麼證據。跟父母直接說肯定是不行的,無法令他們信服,難道告訴他們,自己是從十幾年後重生回來的?不被父母當成精神病,也得嚇壞他們。

勸說父親放棄這次交易也不可取,無易於因噎廢食,而且也沒有太好的理由。父親聯係的老顧,便是陸陽市那家企業的一把手,兩人是“上山下鄉”時結識的,對於他們那輩人來說,這種關係是相當鐵的。這起交易成功,對於緩解廠裏的資金壓力和豎立父親的威望,都是很有好處的。

如果時間充裕,張若晨倒是很想仔細籌劃個對策,把馮凱和那司機抓個人髒俱獲,關進監獄裏去。那兩個王八蛋就應該有這種下場。尤其是馮凱,那家夥既然已經起了壞心,留在廠裏終究是個禍害,誰知道他什麼時候會背地裏捅父親一刀。

尋思了半晌,也沒想出完美的計劃,聽到母親喊:“開飯啦!”連忙應了一聲,到廚房洗了手,和父母一起把飯菜端上了餐桌。

午餐三菜一湯,算得上很豐盛了。蔣淑英一直倡導營養均衡,三個菜有肉有蛋有青菜,搭配很是合理。中午的時間雖然有些倉促,她卻從不馬虎。

張若晨一肚子心事,本來沒什麼食欲,可菜一吃到嘴裏,立時就勾動了肚裏的饞蟲,很快吃完一碗又去添飯。以前他在家的時候,有挑食的毛病,所以身體一直有些瘦弱。直到在外求學和工作,才明白了還是家裏的飯菜最可口。

張原夫婦對兒子這般吃相有些意外。張原說:“今天太陽打西邊出來了,你小子早上是不是沒吃飯啊,省下早餐錢去打遊戲?”

蔣淑英白了丈夫一眼,說:“他多吃點還不好,就你事兒多!”夾了幾塊肉放到兒子碗裏。

張若晨笑了笑,說:“我現在準備增肥了,每頓都要多吃一點。”

“好,晚上我多做幾個菜,再燒一條魚,怎麼樣?”蔣淑英含笑看著兒子說道。

張原瞪著眼睛說:“好哇,知道我晚上不回來吃飯,你們娘兒倆就開小灶了!”

“誰也沒說不給你吃啊!”蔣淑英撇了下嘴,“自從你當了這破廠長,就隔三岔五地不著家,幹著廢力不討好的事,你怨誰呢?”

“我這個破廠長累一點不要緊,能把廠子搞好就行。”張原渾不在意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