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嚴冬(2 / 2)

這幾天看了個電影,電影中關於愛恨的話題給我頗多感觸,愛一個人容易,也許隻有一秒鍾就可以成就一份一見鍾情的愛情。無疑,愛是偉大且美麗的。但在恨麵前,愛就有些蒼白,由愛變恨很容易,也許隻是幾年平淡如水的生活,幾件雞毛蒜皮的小事變成幾句無關緊要的爭吵,平淡加爭吵變成冷漠,於是最初相見的驚豔與新奇漸漸被彼此憎惡所代替,不知不覺間這種憎惡演變成了恨。本來是相愛的兩個人卻變成了彼此不可相容的仇人。實際上靜下心來回首過去,本是無所謂恨的,隻是生活的平淡讓自己失去了耐心。多少故事結局皆是如此,轟轟烈烈的愛戀被平淡擊敗,終於演變成形同陌路。有時我會想恨是卑鄙的,它總是偷偷摸摸的試著侵占人們的情感世界,無情的踐踏人們最珍視的東西,把原本美好的事物變成它們取得勝利的資本,留下一片荒漠懲罰落漠的魂靈。

有人說:恨是愛的對麵,就像河的兩岸,隻能彼此相望永遠不能相見,夾在兩者間的是永遠流不盡的遺憾。

恨與愛一樣都是人們內心一種最真摯的情感,都是一種心理活動的外在表現,隻是有人敢愛敢恨愛恨如火,而有些人選擇沉默,默默的愛默默的恨,表現的方法不同而已,我敢說沒有人心中是沒有愛的,即使是人人得而誅之的大惡之人,在他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也有一絲愛存在,那就是為何大惡之人終為人所除,隻是人們抓住他最脆弱的神經而已。當然恨也存在於世間芸芸眾生之間,不然哪有那些快意情仇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哪有那些對月獨飲感春傷時的千古名篇。世間爾虞我詐明爭暗鬥不皆源於愛恨二字嗎,無論人們愛的是什麼,恨的是什麼吧!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更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正所謂因果循環,有善因必有善果,有惡因必有惡果,天道長存誰也不可能走出去,心中常存善心既有善念,常懷一顆慈悲之心看待這個世界,即是存愛包容,如此這個世界即是清靜的,這個世界即是有生氣的,這個世界即是明朗的。若是心有魔障,有惡心既有惡念,亦或是心存恨意,則看世界與己不容,當然自己也就無法溶於這悠悠世間。你也許會說,沒事我隻是有一點點抱怨而已,那算不上是恨,可要謹記千裏之堤潰於蟻穴,恨這東西也不要時時掛在嘴邊,不然有一天即是沒有恨也會無端積累好多恨意,你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在恨些什麼。還是古人說的好啊:不應有恨。若是能做到此種境界那可是大智大賢了。

若是做到心中無恨那麼心靜是自不可缺的,看點佛經聽點輕音樂什麼的還是不錯的,至少對於我來說還是有效的,不過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聽到些什麼看到些什麼看各人的心境如何了,至於結果隻有試過才會知道,總之隻要時時記得要有顆慈悲之心於人於己都沒有壞處。

我也並非什麼聖賢,對於恨的一點淺見也就是如此,隨自己生活閱曆的不斷增加也許會有更深刻一點的認識吧……

就說到這吧……《心之尋》的樂聲在這空靈的世界響起了,是時間去追尋心的足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