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自然。”周延儒硬著頭皮回答。
“那好,明日找幾個人帶我去前線看看。”
“這……”
第二日,周延儒點了兩百精銳騎兵,由唐通帶隊,引好奇的內相曹公公去陳留軍的前線一探究竟。
路上,唐通遇到了五個陳留軍探馬。這五人也是瘋子,見到兩百明軍居然不怕,一邊射擊一邊劈殺,居然將這隊明軍趕鴨子一樣驅趕著跑了十多裏路。
到最後,唐通和曹公公身邊隻剩十幾個護衛,其他人都被打散了。
因為這場戰役實在太小,加上唐通和曹化淳也是便裝,那五個陳留騎兵也沒覺得有什麼異樣,辟殺一通之後累了,大笑著回了大營,也沒通知高原。
但這事對曹公公和唐通心理上的打擊卻是非常嚴重的。
受此驚嚇,曹公公也再沒有實地考察的興趣,回營之後就發起燒了。他本就是個六十多歲的老人,服侍過三個皇帝,這一病就倒下了,滿口都在說胡話:“高賊,高賊來了……”
一行人隻得驚慌地回北京去了。
等曹化淳的病好上一些,侯公子悄悄地跑到曹公公麵前說:“公公,我聽人說高賊有三十多萬人馬,皆剽悍驍勇,比那辮子軍還厲害些!”
“哎喲,那卻如何是好,咱家心中好亂……”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曹化淳自回京城不表。
那周延儒送走曹公公之後,心中也是不安。他本是個政治老手,知道這回皇帝召吳三桂勤王已經顧不得其他,難得地主動地攬過了丟寧遠四城的責任。若自己還不識趣,隻怕自己的政治生命就算是走到盡頭了。
他又上了一份奏章,奏章上義正詞嚴地說:“寧遠關係重大,臣未聞有棄遼西而獨存山海關的道理。遼西在,山海關在,山海關在,京城在……”反正,吳三桂不能來北京。周大人算是將自己摘清了,前一段時間他還力主讓吳三桂帶兵勤王,現在又是另外一套說詞,讓人感慨,周大人翻臉何其之快也!
曹化淳是送走了,皇帝那邊自己也表明了態度,但唐通那邊卻不得不有所交代。畢竟彈劾吳三桂是他的主意,自己又想要籠絡這個京營主將,就不得不解釋一番。
於是,周延儒將唐通請到自己中軍大帳將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一說得分明,二人很快達成了共識。
可就在這個罕見的大霧天上午,在通州大營西麵的寬約十裏的背麵,後金大軍全麵出擊,又是放火,又是砍殺。
看到那些殺神腦袋上的辮子,明軍亡魂出竅,再無戰心。一時間,京營全麵崩潰,十數萬人哭著喊著炸了營,滾滾向東。(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