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狠人(1 / 3)

“坦之,我覺得這麼大筆的貸款發放出去,而且是提前預付,風險不小,我們是不是在揚州成立一個河南會館。一是給陳留商人一個落腳之處;二,可就地監視商人們的動向。”老實說,荀宗文對陳留商人們的個人品質沒有任何信心。屋子裏隻剩餘高原和荀宗文二人,因為沒有外人,荀先生很自然地稱呼高原的表字。

“監視商人沒有任何用處,這次我們雖然發放出這麼多貸款,可陳留日後需要的物資很多。這不過才開始,商人雖然無義,但對利益二字卻看得極重,斷斷不會為目前的蠅頭小利而放棄暴富的機會。先生過慮了。”高原有些不以為然。實際上,目前所動用的現金不過是他庫存金銀的十分之一。未來幾年,陳留軍的采購還將繼續。現在的北方氣候惡劣,天災頻繁,地裏是指望不上了。這一點,商人們比他還看得透徹,隻要緊跟高原的步伐,想不發財都難。

所以,任何時候都不要小看了商人的眼光。

“但是……”高原沉吟片刻,道:“在揚州弄一個商會做辦事處也好,江南是朝廷賦稅的來源,漕運關係著朝廷氣運,沒準以後我軍還要向江南發展呢,早做準備也好。而且,揚州是整個漕運的樞紐……”

“你的意思是派出細作?”

“對。”高原點點頭。

“這樣好。”荀宗文點點頭。說句實在話,陳留軍逐漸壯大,以往不受重視的情報部門越發地顯得重要起來。他一直有心加強在情報上的投入。陳留軍周圍有張獻忠、有周王、有李自成,任何一家對現在的高原來說都是龐然大物。加上河南地勢平坦,若敵人有心進攻,三天之內就能打到陳留城下。四戰之地,情報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幾乎關係到高原這個小團體的生死。

現在何不借在揚州成立河南會館的機會,把這個情報機構搭建起來呢?不過,這個河南會館非常重要,派過去的人必須可靠,而且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和一定的能力。他不認為高原手底下的幾個大將有使能夠勝任。

如果在矮子當中選人才,荀宗文覺得黃鎮和莫清比較合適。黃鎮以前本就是浪蕩子,是個人精;而莫清被少林寺和尚培養多年,能寫會算,頭腦精明。

至於應保和王滔二人,一個是鋸嘴葫蘆,一個是葫蘆鋸嘴,半天也放不出一個屁來。至於黃大牛,雖然已是軍中高級軍官,可有的時候還同大孩子一樣,讓他去領導情報機構,有些不靠鋪。

聽荀宗文提出候選人,高原搖搖頭,說黃鎮是作為軍事將領來培養的,而莫清則要負責陳留的治安,也不能離開。

二人商量了半天也沒找到合適的人選。

高原不禁有些感歎,自己夾袋裏的人才還真是少呀!就這幾個人也隻能維持目前這個局麵,若想要繼續壯大和發展,人力資源的匱乏絕對是製約他發展的一個死結。

以前他也曾經貼出告示招募人才,可頂著個流寇頭子的頭銜,讀書人根本就不買帳,布告貼出去一個多月居然沒一個人前來應聘,讓高原大失麵子,也就絕了招賢的心思。

看來,就目前而言,高原集團還將繼續文盲和沒教養下去。

招商工作已經快要高一段落,陳留一共發下去總價值六十萬兩白銀的貸款,如果所有現金都變成物資,秋收前陳留的吃穿用都能夠得到妥善的解決。

這筆單子分別落到一百多家大商號頭上,畢竟是僧多粥少,還有幾百家商號沒有弄到定單。可商人就是商人,商人們自然有他們的解決之道。有些手握進貨渠道卻沒有人質和保人的商人采取分包、合股的方式,同已經拿到定單的商人合作。這大概是高原所沒有預料到的。

這邊的工作一結束,整個鹽鐵轉運衙門也清閑下來,商人們也紛紛出發去揚州,等他們回陳留還得半個月時間。得此空閑,鹽鐵轉運衙門的三個人都抓緊時間休息,前幾日繁忙的事務幾乎將他們累壞了。這還是開始,等大量物資運回陳留,需要清點、驗收,工作量更大。

王有才作為高原軍的後勤總管,責權很重要,但他卻不怎麼常來見高原。他知道高原不怎麼待見他,也盡量少來觸高原的黴頭。

不過,著一日,王有才卻帶著一個人過來見高原,說是要為高原推薦人才。這倒讓高原有些驚訝了。

實際上,王有才帶來的這個叫洪強的家夥也不是什麼不得了的人物,這一點從他的名字上就能看出來。明朝人取名字很講究,有身份有家世的人都是三個字,兩個字的多半出身低賤。本來,高原對王有才就沒有信心,認為他不可能推薦自己所需要的人才,本不想見這個人。可一聽到這個富有二十實際後半葉氣息的名字後,心中好奇,便叫人將洪強傳了進來。

洪強是珠寶商洪圓圖手下的夥計,據王有才說,這個家夥記憶力極好,不管是什麼帳目,隻要過一眼就能完整地背下來。而且,這人還有一個特長,任何人隻要他看上一眼,即便過個十年二十年都能叫出名字來。加上為人交際能力極強,不管是什麼人物他都能同人家交上朋友。

王有才之所以引進洪強,是感覺鹽鐵轉運衙門人手實在太少,日後物資從揚州運回陳留,不定亂成什麼模樣。反正這家夥也是幹夥計的,不如過來做事,也能幫上忙。

看著眼前這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夥計,高原心中突然一動:超強的記憶力,超強的交際能力,不引人注目的外表,無論從哪一個方麵來說,都是一個合格的諜報人員。而且,這家夥不過是一個店小二,居然能夠說動王有才,還真是一個人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