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追求遙不可及的東西,不如珍惜眼前擁有的一切!
用心體驗當下快樂的人才是最睿智的!
快樂生活平衡法則
一個和尚因為耐不得佛家的寂寞就下山還俗去了。
不到一個月,因為耐不得塵世的煩惱,又上山了。
不到一個月,又因不耐寂寞還俗去了。
如此三番,老僧就對他說:“你幹脆也不必信佛,脫去袈裟;也不必認真去做俗人,就在廟宇和塵世之間的涼亭那裏設一個去處,賣茶如何?”
這個還俗的人就討了個老婆,支起一個茶店。
老僧的指引很對,半路子的人隻能做半路子的事。
這個和尚讓很多人覺得麵熟,在哪裏見過呢?
找來找去,卻發現其實自己就是這個和尚啊!許多人一直以來都過著這樣的生活。這些人有雄心壯誌,每天都在夢想著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可因為覺得遙不可及而放棄了;想苟且偷生懶散度日卻又覺得對不起父母。最終隻能過著這種半空中的日子,也爬不上去,也掉不下來——於是直到垂垂老矣也一事無成!
“半路子的人”想成功,但怕吃苦;不成功,又心有不甘;想裝清高,又耐不得清貧;不裝清高,又放不下麵子;想招人喜歡,又拋不下“小我”;不招人喜歡,又忍不住怨氣。如此之人,如何才能收獲完美的人生?可見,半路子的人隻能做半路子的事,如果你上不得,也下不得,那不如安心在中間找個平衡點,像小和尚那樣開個茶店也不錯。
一個人隻有找到內心的平衡點,才能感受到幸福。所謂平衡用現在流行的詞語就是“和諧”,複古一點就是中庸,即卩“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一切都是恰到好處。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你也許不能獲得大人物的成功,但至少還能得到人生的幸福。
世間萬物要想生存都需要一個平衡點,沒有平衡天會崩地會裂,世界將充滿災難。人生更是如此,每個人的生活條件不同,有窮有富,有高有低,有好有壞,找準了平衡點,就能各得其樂,而找不到的話,人生將會痛苦萬分。
窮人有窮人的平衡點一一其實窮人也是相比較而言的。不跟富人比,就不會覺得自己窮。根據自己的條件確定一個窮富標準,這個標準就是平衡點。你的所勞所得能維持衣食住行,自己滿足,就會覺得幸福。而如果你吃大米羨慕人家吃餃子,就會覺得自己的大米不香;你穿布衣羨慕人家的真絲,就會覺得自己的衣服難看;你步行走路羨慕人家坐車,就會覺得越走越累。這樣你的生活就會滿是痛苦,就會感覺活著很累。
對有錢人來說,也需要尋找一個平衡點。如果揮霍無度,為富不仁,靈魂被金錢扭曲,沒有親人朋友,那麼肯定得不到幸福,肯定會招人罵,就算不遭人暗算,也終有一天會坐吃山空,走向滅亡。如果你正確對待金錢財富,堅守做人的標準,把多餘的財富用於慈善,那麼也就找到了平衡點,生活將豐富多彩,被世人敬仰,成為一個幸福的人。
當然,幸福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欲望與現實之間有一個閥門,它們相互消長,就如同打太極一樣,達到陰陽調和。充滿欲望的人過於浮躁,看什麼都煩悶無比。而幸福的人看周圍的事物都是美好的,盡管現實中很少有人這樣看待幸福。而我們則需要在欲望和現實之間找一個和諧的平衡點,讓自己的內心可以安然地淡定下來。
在欲望生活的衝刷下,世人根本無暇領會什麼是真正的幸福。有愛情滋潤的希望得到更多的豔遇,相敬如賓的夫妻羨慕別的家庭恩愛,有了三居室的時候看到的則是別人的花園洋房,拿了獎項的時候希望站在更高的領獎台上。永遠是這山望著那山高,永無盡頭,至死方休,
何苦呢?人往高處走是人類進步的源泉,但不能超越自己的能力範圍,去做一些力不能及的事,到頭來覺得自己一生碌碌無為,鬱鬱而終,被欲望主宰了自己的人生。
幸福是不能簡單地克隆別人的生活,即便你獲得了跟別人同樣的生活方式,這依然不是屬於你自己的幸福,每個人都有屬於他自己的幸福,你不去觀察它,不給自己的幸福設定一個期望,你會永遠與它失之交臂。
醒醒吧,世人!人生苦短,放開你的胸懷去擁抱生活,幸福離你隻有咫尺。眾裏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幸福就在燈火闌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