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過大盟與趙無恤2014的重賞!多謝!)
常山之戰結束了。曆史上,這場大戰前後持續了大半月,袁軍與黑山軍互有攻守,各施手段,結果是不分勝負。不過袁軍是主場作戰,隻要打平就算勝,所以最後以黑山軍退出常山,撤回太行而告終。而這一次,由於有馬悍的加入,戰役僅僅持續了七、八日,就以黑山軍失敗,倉皇而退收尾。
袁軍大迂回終究還是繞了遠路,緊趕慢趕還是遲了一步,隻來得及截下黑山軍撤退部隊的隊尾,多為步卒。一番追亡逐北之後,斬首千餘,俘敵三千,隨即收複耿鄉、真定。戰後統計,此役袁軍共擊殺黑山軍五千三百餘人,俘敵七千,足足幹掉黑山軍總兵力四分之一。從這一點上看,黑山軍也是必敗不可,損失達到這個程度,的的確確也是打不下去了。
袁紹雖然勝利了,但實際上並未從這一戰中得到多少好處。因為黑山軍是主動撤退,而不是大敗,所以輜重、糧草、馬匹、甲器什麼的,早已運走,袁軍繳獲寥寥。雖然有七千俘虜,但黑山賊的素質,誰用誰知道。那個誰誰誰,收了三十萬青州黃巾,整編了數萬“青州兵”當做起家資本。結果宛城之敗,青州兵立馬叛亂,若無於禁整肅,估計要跑光;與呂布對陣,並州鐵騎一衝,青州軍陣立潰,老曹還因此墜馬燒傷手掌……
當然,以上都是後話,這時還沒發生,但袁紹卻早熟知這些賊兵素質:無組織、無紀律、無戰意,典型三無人員,勝則一湧而上,敗則一哄而散。就象這次常山之戰,如果當日不是因為張燕的中軍精銳砥柱中流,再有孫輕的鐵騎洪流,早就大敗虧輸了。這種隻能當輔兵、役夫的羸弱,抓得再多又有何用?
不過,正當袁紹以為俘虜沒用的時候,馬悍卻告訴他,有用!因為他要收購,收購價就是九門縣。
馬悍也不開具體價位,隻問一句:“你看九門值多少?咱也不還價,看著給,算人不算錢。”
這般市儈嘴臉,當真讓袁紹哭笑不得,大手一揮,給一半,湊個整,四千俘虜。同時還提供這四千俘虜二十日口糧,以保障他們能順利運抵遼西。
這樣一來,加上九門原有的千餘俘虜,馬悍手裏共有俘虜五千之眾,初步達成了他參與常山大戰的其中一個目的。
袁紹本想讓馬悍多留幾日,好好談談合作問題,但被馬悍以離遼西太久,政務積滯為由謝絕。馬悍當然知道袁紹想要什麼,而他絕不會在這個時候綁上袁氏集團戰車,他要的是在袁氏與公孫氏之間取得一個平衡。所以他並未明確拒絕,隻是暗示自己眼下兵不過數千,將不足一掌,地不過一城,實力不足,難以為臂助。
袁紹與幕僚商議之後,決定給予“援助”。雖然不能確定白狼城實力如何,但此番作戰中,能以數百騎奇襲九門,擊潰近千胡騎,可窺一斑。假以時日,這將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尤其馬悍在烏丸、鮮卑諸胡當中的威名,對袁氏集團下一步將要進行的聯胡策略,很有幫助。故此,袁氏集團一致同意,援助錢糧、鐵器、布帛及各種農具、車輛等等物品。並且承諾,以後青、冀、並等諸州,可與白狼城建立通商貿易。
這一次,馬悍真是賺到了。
而此行最大的收獲,其實還不僅僅是這些物質、人口,而是趙雲終於同意投入麾下,更有夏侯蘭、周倉、裴元紹,及常山各塢壁義勇數百,加上千餘抱犢寨眾,可謂收獲滿滿。哦,還有一個趙英姿……
七月二十二,五千俘虜,千餘抱犢寨眾及袁紹援助的大量物資,盡數裝上從甄氏租借的二十艘大船,在三艘檻舸引領下,駛出滋水,進入滹沱河,駛向渤海灣。
當船隊進入滹沱河時,遠遠有一騎兵奔到河岸邊,大聲呼喚。
馬悍令一小舟劃到岸邊,詢問何事。不多時,小舟劃回,士兵呈上一物。馬悍接過一看,竟是一支鐵箭,而且貌似是自己所使用的純鐵重箭。不過,箭鏃很鈍,似乎曾經撞擊在什麼硬物上。
馬悍轉念一想,明白了,轉頭對夏侯蘭等人哈哈一笑:“看來,這是某人對我預約的挑戰啊!也好,希望有朝一日,我們來一場真正的對決!”
……
八月初,馬悍再次回到了北海,萊州灣。兩個月前喧囂的海岸已一片沉寂,各種生活垃圾也已清理,除了坑坑窪窪的紮營痕跡,幾乎看不到這裏曾駐紮了上萬移民。
馬悍這次有足夠的船舶,不需要停留北海,分批轉運了。而且在糧食方麵,也得到了中山甄氏的大力支持,加上袁紹提供的口糧,足以支撐六千多人順利抵達遼西。
船到萊州灣後,馬悍決定兵分兩路,所有物資、馬匹、俘虜及抱犢寨眾先行返回遼西,由趙雲率夏侯蘭、趙英姿、周倉、裴元紹及三百餘義勇負責押運。馬悍則率太史慈、管亥,及一百七十狼牙飛騎乘檻舸前往東萊,那裏還有三十個狼牙飛騎戰士需要接應,還要看看偵察任務的完成情況。
馬悍這次出來的“主要”任務可是探察東萊的虛實,結果又是跑北海,又是赴常山。要讓公孫度知道,他又送人又送船,馬悍卻這麼“不務正業”的話,怕是要暴跳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