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克服求敗心理(1 / 1)

小人物有求敗心理

人的心理有一種奇怪現象:越害怕什麼,你所害怕的情況越有可能發生。比如站在懸崖邊,越是害怕掉下去,越是可能主動掉下去;站在公路邊,越害怕被車撞傷,越是有迎著車撞過去的心理衝動。許多起交通事故就是這樣發生的。

越害怕什麼,越是促成害怕的事發生,在心理學上,它被定義為“求敗心理”。這種心理在小人物中非常普遍。

比如,越是擔心女朋友移情別戀,越是去做一些刺激她惹她生氣的事。最後她受不了真的移情別戀,他擔心的事變成現實,反倒鬆了一口氣:果然如此!

越是擔心工作任務完不成,越是拖拖遝遝、無精打采。最後,工作任務真的沒完成,反倒心安理得:果然不出所料!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求敗心理呢?主要是出於快速解除壓力的願望:要死就來個痛快,免得提心吊膽受折磨。

但究其實質,主要是理智被情緒所控製。隻要稍具理智,就會發現失敗並不一定發生,隻要稍加注意、稍作努力,完全可以避免。隻不過,小人物的理智力量很弱小,在關鍵時刻總是不能戰勝情緒。這正是他們一生無所作為的根源。

大人物有求勝心理

大人物對勝利充滿渴望,而且相信自己的運氣比別人好。假設100個人中有99個人將死去,他相信自己是這個惟一活下來的人——沒準他真的是這個活下來的人;假設成功的希望隻有1%,他也付出100%的努力去爭取,因為他相信自己能抓住這1%——沒準他真的抓住了這難得的機會;假設從懸崖上掉下去,形勢明明已經絕望,他也相信能抓住一根藤條——沒準真的叫他抓住了一根藤條。

大人物並非不怕死,隻是根本不相信自己會死。陳毅被不明真相的戰友當成叛徒綁在樹上,準備就地正法。他仍談笑風生,根本不相信對方會殺他。如果是一個小人物,害怕對方殺他,破口大罵或哭叫求饒,對方也許真的會殺了他。

在炮火連天的戰場上,警衛員勸朱德注意安全。朱德不屑一顧地說:“我不相信國民黨造出了能打死我的子彈!”無獨有偶,美國的巴頓將軍也說:“我不相信德國人造出了能打死我的子彈!”

除非失敗真的降臨,大人物才真的相信會失敗,但他同時相信很快能獲得下一次成功;除非死亡真的降臨,大人物才真的相信會死,不過這時已經不會怕了。大人物留下的往往是視死如歸的形象,其原因即在於此。由此可見,渴望勝利並相信自己運氣好,對一生的幸運是多麼重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