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節 最後的湘軍(下)(2 / 2)

“不用了,是我。”

隨著這個聲音響起,湘軍自行分開一條通道,讓他走到前麵,看到來人,曾國藩氣得身體直抖,喝道:“老九,你想幹什麼,難道你想毀了曾家世代忠義之名,讓曾家祖先蒙羞不成?”

麵對兄長的喝斥,曾國荃臉上卻沒有任何愧色,道:“祖先蒙羞?大哥說的太嚴重了,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如今勝負已分,大漢取得天下無疑,滿清畢竟是異族,大哥又何必一定要忠於它?”

“住口,大清雖然是異族,卻是正統,身為儒林中人,豈能因為朝廷一時勢弱就改投賊軍,老九,你現在懸崖勒馬還來得及,我可以對此事發既往不咎。”曾國藩又是喝斥,又是苦口婆心的勸道。

“真正要懸崖勒馬的是大哥才對,大哥,湘軍是你一手創立,隻是因為你的固執卻要使這支軍隊完全走上死路,你以為這次兵變隻有我一人就能發動嗎,大家都不用躲著藏著了,都一起出來吧。”

隨著曾國荃話聲落下,後麵又有十數人走了出來,曾國藩看了看,臉上頓時一片死灰,這些人當中,羅澤南、王鑫、李續賓等人赫然全部在列,幾乎包括了湘軍所有重要將領。

“大帥。”各人叫了一聲,臉上多少有點愧色,一些人甚至低著頭,不敢看曾國藩的眼睛。

“你們……你們……”曾國藩的手顫抖著,他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自己突然之間就變得眾叛親離。

“東翁,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非東翁一己之力可挽回,大清是正統,可是在之前,又何嚐不是大明的叛逆?如今漢人重奪回天下,以後大漢又何嚐不是正統?東翁何必執迷不悟,一心要為韃子政權殉葬,隻要東翁答應反正,各位將軍想必也還會以東翁為主,還請東翁不要錯過這次機會。”郭嵩燾勸道。

“大帥!”王鑫、羅澤南、李續賓等人都跪了下來,其餘湘軍士兵也連忙跪下,整個院中頓時跪滿一地之人。

曾國藩默然不語,搖了搖頭,轉身走進廳中,“砰!”的一聲,將自己關在房中。

“大帥這是何意?”一名湘軍將領不明所以,向旁邊問道。

“大帥這就是不管了,任由我們如何行事。”

“原來如此。”那名湘軍將領臉上頓時輕鬆下來。

隻是曾國荃、王鑫、羅澤南等人臉上卻是一片憂色,雖然曾國藩不幹涉眾人行事,可也等於拒絕領頭向大漢投降,如果漢軍惱怒起來對曾國藩作出嚴厲處製,他們一個背主的名聲恐怕跑不了。

“伯琛兄,我大哥一生以忠義自許,一時無法轉過彎來,還請伯琛兄諒解,在漢王麵前能為大哥美言一二,能若解甲歸田,最好不過。”曾國荃有點不安的道。

“沅浦放心,以大帥的名望,即使不願為朝廷所用,漢王也不會加予處製,不過要想解甲歸田,還得看漢王如何決定?”郭嵩燾安慰道。

“那是當然。”曾國荃鬆了一口氣,曾國藩畢竟是他大哥,如果被處置,他承受的壓力還要遠大於其餘湘軍諸將。

這場兵變來的快,去的也快,因為大部分湘軍將領都同意向漢軍投降,根本沒有造成什麼傷亡,甚至城中大部分居民都末作驚動,隻是第二天城中居民一覺醒來時才發現大街上好象有點不一樣。

稍作打量,城中居民赫然發現,原本拖著長長辮子的湘軍突然變成一頭短發,接著有人發現城上的旗幟也由清廷的黑色旗幟變成大漢繡著劍和犁的紅色旗幟,一些見多識廣之人才恍然大悟,恐怕湘軍向大漢投降了。

得出這個結論,眾人都鬆了一口氣,宜昌不用再遭受兵災了,至少自己的小命保住了,至於由大清換成大漢統治,高興的人還是居多,滿清這幾年為了鎮壓太平天國和漢軍兩路反賊,苛捐雜稅極重,聽說漢軍境內隻有正稅,雜稅全無,總比現在要強,當然,也有少部分迂腐無比,忠義滿清的書生如喪考仳。

到下午時,得到消息的漢軍終於開進城中,曾國荃、羅澤南、王鑫等湘軍將領率軍出城接受漢軍改編,湘軍這個稱號也隨之消失,湘軍投降後,湖廣還剩下的滿清官員頓感大勢已去,降的降,逃的逃,再也無人抵抗,很快湖廣就全部歸於大漢治下。(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