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化學館,林平山看那擺動著的柳條急急忙忙往前排鑽去,就照老習慣在後邊找個座位坐了下來。
下午兩點整,周玉茹找到林平山悄然在他身邊坐下,他似乎又有點今天早晨的那種感覺。他轉過頭,看到她緋紅的臉頰上有淺淺的枕席壓痕,顯然午覺睡得很香,他趕緊把桌上替她占座的書本拿開。她微笑著將帆布書包放到桌上,把書包裏的講義、筆記、參考書和文具盒,一一擺到桌麵。
林平山看到她的那些參考書,露出了羨慕的神色。他除了學校發的講義外,是買不起參考書的,即使到圖書館借,也必須一個月還回去。因此,他的課堂筆記總是做得很細,幾乎把老師的話一字不漏記了下來,圖也畫得很工整,顯出他的美術天賦。周玉茹在借用他的筆記時,很快就發現了這些。
林平山的學習方法與別的同學有些不一樣,他的重點是做好課前預習,上課時有針對性地聽講。周玉茹借他的筆記核對,他就看著自己的講義預習。周玉茹對完筆記後,從她的筆記本中拿出一張小紙放到林平山的鼻子底下。林平山知道她要討論問題,就把講義推到一邊。
他看了一眼那張小紙,字體娟秀而工整,那豎筆和彎勾的收筆處,似乎也使人聯想起蘇堤上的柳條。他想到自己隨意落筆全無定形的字體,不由得自歎不如。
周玉茹可不知道林平山正在對著她的字跡胡思亂想呢,隻看他盯著小紙條,就照著上邊的順序挨個向他提問題。她的學習在班裏也不是吃白薯的,提的問題都有相當的深度。林平山不敢怠慢,緊忙收回脫韁的心緒,專注地傾聽她輕聲講述自己的疑問,心裏認真考慮如何解答才讓她滿意。
林平山跟她照著紙條上的提綱逐條討論之後,無形中發現在學習方法上有一種新的感悟。他覺察到學習知識好比武林之人練功,自己以往跟馮學順一起複習,多是獨自把師傅傳授的本門招式套路反複琢磨,單打獨練以圖融會貫通。現在跟周玉茹一起複習,有點像武俠小說中的師兄妹練習接招。女同學心細,問題想得更加深入,思索她提的問題對自己掌握知識大有好處。他一招一招接完之後,覺得對概念的掌握更加牢固了,心裏漾起一陣清爽。
周玉茹則從跟林平山的討論中澄清了不少模糊的概念,頭腦更清晰了。她發現沒有問題能把他難倒,還覺察到他能準確把握住對方的問題,講述的思路條理清晰,很容易領會。因為是從學生的感悟角度進行講解,加上他有時還摻入自己總結的訣竅,讓人理解起來更加簡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