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識病

缺鐵性貧血是指體內可用來製造血紅蛋白的貯存鐵已被用盡,紅細胞生成障礙所致的貧血,特點是骨髓、肝、脾及其他組織中缺乏可染色鐵,血清鐵蛋白濃度降低,血清鐵濃度和血清轉鐵蛋白飽和度亦均降低。 表現為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缺鐵性貧血可發生於下列幾種情況:

(1)鐵的需要量增加而攝入不足

在生長快速的嬰幼兒、兒童、月經過多、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婦女,鐵的需要量增多,如果飲食中缺少則易致缺鐵性貧血。

(2)鐵的吸收不良

因鐵的吸收障礙而發生缺鐵性貧血者比較少見。

(3)失血

失血,尤其是慢性失血,是缺鐵性貧血最多見、最重要的原因。消化道出血如潰瘍並癌、鉤蟲並食道靜脈曲張出血、痔出血、服用水楊酸鹽後發生胃竇炎以及其他可引起慢性出血的疾病,婦女月經過多和溶血性貧血伴含鐵血黃素尿或血紅蛋白尿等均可引起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的發生是一個較長時間內逐漸形成的。鐵耗竭期,貯存鐵耗盡,血清鐵蛋白減低,此時並無貧血。若缺鐵進一步加重,貯存鐵耗盡,血清鐵蛋白和血清鐵下降,總鐵結合力增高,出現缺鐵性貧血。那麼,缺鐵性貧血有哪些表現?

(1)慢性貧血的表現

困倦、乏力、低熱;皮膚、粘膜、指甲蒼白;氣短、心悸、胸悶、心率快;頭暈、頭痛、耳鳴、眼花、失眠;食欲不振、惡心、腹脹、便秘或腹瀉;月經不調,性功能減退;多尿、少量蛋白尿;肝脾腫大等。

(2)含鐵物質缺少的表現

異食癖,口角炎,萎縮性舌炎,吞咽困難,皮膚幹燥,毛發幹燥無光澤,易脫落,指甲脆薄,少澤,平甲或反甲。

健康主張

治療缺鐵性貧血主要有以下措施:

(1)病因治療

明確病因,針對病因處理最為有效。缺鐵的發生不外乎慢性失血或腸道吸收不良兩方麵。如鉤蟲病屬慢性失血,就應及時驅蟲治療。

(2)口服鐵劑

口服鐵劑是治療缺鐵性貧血的有效藥物。常用硫酸亞鐵,每次0.3~0.6克,口服3次,飯後服,不能喝茶。8~12周為一療程。也可同時加服維生素C促進鐵的吸收,每次50~100毫克,日服3次。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預防缺鐵性貧血的發生,可以采取下列方法預防:

(1)注意營養,膳食要平衡、合理,蛋白質含量要豐富。多吃含鐵較多的食物,如海帶、紫菜、木耳、西紅柿、動物肝髒、瘦豬肉、魚、蝦、蛋黃、豆類和大米等,常吃水果,均有食療作用。提倡用鐵鍋炒菜。

(2)提倡和推廣生產各種強化鐵的食品,供兒童少年食用。

(3)做好鉤蟲病流行地區的大便檢查與驅蟲工作。

(4)飯後喝橘子水可使機體對非血色素鐵吸收率增強,飯後吃水果也可促進鐵的吸收,在進餐時和飯後食入含維生素C及有機酸的食物和飲料可促進鐵的吸收。

食療小提示

方法一:棗菇蒸雞

淨雞肉150克,紅棗20克,香菇(水發)20克,濕澱粉6克,醬油、鹽、味精、料酒、白糖、蔥、薑、麻油、雞清湯各適量。將雞肉洗幹淨,切成1寸長,2分厚的肉條;紅棗、香菇冼淨後備用。將雞條、香菇、紅棗放入碗內,加入醬油、鹽、白糖、味精、蔥、薑、料酒、雞清湯和濕澱粉,拌勻,上籠蒸(或隔水蒸)13分鍾,蒸熟後取出,用筷子撥開,攤入平盤,淋上麻油。

方法二:黃芪雞汁粥

黃芪30克,母雞1隻(1000克左右),粳米100克,將母雞宰殺去毛和內髒(切塊),和黃芪放入鍋加水煮成濃湯,用此濃湯和粳米煮粥,調味食用。@!~%77%77%77%2E%64%7500%2E%63%63/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