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識病
糖尿病是一種糖、脂、蛋白質代謝紊亂的慢性病,主要表現為人體血液中糖分含量居高不下,從而引起多飲、多食、多尿、乏力等症狀,控製不好將引發人體循環係統、神經係統等病變,進而引發高血壓、心髒並腎並腦中風、失明、雙足潰爛等並發症。糖尿病患者常排尿增多(多尿),多尿導致口渴(多飲),體重下降,患者感到異常饑餓(多食)。其他症狀還有:視物模糊、嗜睡、惡心及體力下降。此外,糖尿病控製不佳者易患感染。
由於胰島素嚴重缺乏,Ⅰ型糖尿病患者治療前幾乎總有體重下降。Ⅰ型糖尿病患者在開始胰島素治療後,如中斷胰島素注射或遭受感染、意外事故或嚴重疾病打擊,仍可發生酮症酸中毒。
Ⅱ型糖尿病患者可能數年或數十年無任何症狀。當胰島素缺乏加重時可出現症狀。最初,多尿及口渴較輕,數周或數月後逐漸加重。酮症酸中毒少見。如果血糖顯著升高(常超過1000mg/dl),通常是由於感染或藥物等重疊應激作用的結果,患者可出現嚴重脫水,導致精神錯亂、嗜睡、抽搐,此種狀態稱高血糖-高滲性非酮症昏迷。
糖尿病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闡明,胰島素分泌相對或絕對不足是本病的基本發病機理,至於胰島素分泌不足的原因,有以下幾種可能性:
(1)遺傳因素,糖尿病有遺傳傾向已比較肯定。
(2)病毒感染,據許多實驗及臨床研究結果表明,病毒感染後β細胞破壞嚴重者可發生糖尿玻
(3)自身免疫,主要與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者發病有關。
(4)胰島素拮抗激素,胰島素受體異常、受體抗體和胰島素抵抗。胰島β細胞釋放胰島素異常,生物合成中胰島素基因突變而形成結構異常的胰島素導致糖尿玻
健康主張
糖尿病是一種病因尚不十分明確的慢性終身性疾病,故糖尿病的治療應是綜合治療。它包括:
(1)糖尿病宣傳教育
使糖尿病病人了解糖尿病的有關知識,學會自我治療所需的技能,並能以樂觀積極的心態接受治療。
(2)糖尿病飲食治療
飲食治療是糖尿病治療的一項最重要的基本措施,無論病情輕重,無論使用何種藥物治療,均應長期堅持飲食控製。
(3)運動療法
運動療法也是糖尿病的一項基本治療措施,要求糖尿病患者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有利於病情控製。
(4)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是指在飲食和運動治療基礎上選用合適的降糖藥物,使血糖維持在基本正常水平,應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進行全麵、個體化處理。
(5)糖尿病自我監測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應長期進行監測,及時了解病情,早期發現和防治並發症。
食療小提示
玉米須燉龜
烏龜1~2隻洗淨,除去內肚、頭爪與玉米須60~120克(幹的減半),文火熬煮,飲湯吃肉。或用獨味玉米須50克,加水煎服。每日一劑、分兩次服用,十天為一療程。適用於一般糖尿病患者。
方法二:豬胰淡菜湯
豬胰1條,淡菜50克,先洗淨淡菜,清水浸泡20分鍾,然後放鍋內煲湯,煮沸20分鍾後,加入洗淨切段豬胰同煮至熟透,加鹽油、味精調味服食。@!~%77%77%77%2E%64%7500%2E%63%63/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