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是為紅顏起,出征故人情(2 / 3)

此時的許穆夫人有些猶豫——齊國的他可還記得在淇水畔與他邂逅的自己?那段刻骨的情,在他心中,如今還剩了幾許?她可還是當初他心中的她?

正是因為政治和父親的一念之私,她才不得不離他而去。如今,同樣也是因為政治,負了他多年以後,自己不請自來,勝算會有幾許?

美好的過往、相思的情愫,在許穆夫人的腦海裏潮水般泛起。如今,狄寇的侵略、家鄉的淪陷,使她別無選擇。不論成功與否,她都必須親自前往。

女子善懷,亦各有行。許人尤之,眾稚且狂。我行其野,芃芃其麥。控於大邦,誰因誰極?大夫君子,無我有尤。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

——《詩經·鄘風·載馳》節選

夫人出發前,青澀的過往還曆曆在目,而當下的滄桑世事,更令她五味雜陳。

深思良久,最後她還是為自己描了眉,用木梳篦理了淩亂的鬢,還換上了一身與他初見時顏色相近的衣裳。

歲月總是這般無情,在悄無聲息中檢驗著每一個人的過往。春日的黃昏裏,他們再見。大殿之上,除了衛國新立的國君和陪同的使節,便是神情憂傷的她。

他很快看到了她,愕然非常。他沒有想到會在這樣的場合遇見她。疑惑中,他朝她呆望了許久,以至於堂下的衛國新君說了什麼都一概不知。

所要言說的話,是昨夜她和子民們反複商討過的,於是她抬起頭回視殿上的他。

他們一為齊國國君,一為許國夫人,隻是在四目相對時,卻愕然發現,那些舊日的過往,誰也不曾遺忘過。

他在心中暗暗驚訝,時光飛逝,眼前的她卻容顏依舊。不僅是她在溫柔間噴薄而出的卓絕智慧,還有那源自骨子裏的從容淡定,以及許許多多他也說不清道不明的其他情愫,都讓他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殿下的許穆夫人細數了衛國的劣勢,來襲的狄族對衛國的損傷程度,她那個不聽勸解、最終“玩鶴喪誌”的國君兄長,以及她與新立儲君戴公在叢林山野中找回四散的衛國百姓的舉措,還有如何在黃河腹地紮下營地,燃起炊煙整軍習武,準備逐漸恢複基業的現狀。至於在這個時候許穆公為何不能挺身而出,她卻隻字未提。逃亡中的衛國子民,衣食不飽,人心渙散。許穆夫人此行,隻求強大的齊國能夠助衛國一臂之力,令頻繁來襲的狄族避而遠之,不再來擾。若如此,將是救衛國於水火,這個弱小卻英勇之邦將永遠臣服於齊。她言已畢,高殿之上的齊桓公卻依然若有所思,沉默不語。

他一直知道,她的柔情似水,既能包容滿溢的情懷,也能承載一切的慌亂,隻是他不知道,原來女子並非隻會柔弱。眼前的她,話語鏗鏘,擲地有聲,條分縷析,將兩國利弊分析得頭頭是道。

他想到了許多年前,他與她初見的時候。那時,她是父親的掌上明珠,可以肆無忌憚地出現在父親的宮殿、議事廳。那日天氣依舊晴好,對一切都好奇萬分的她又來看父親議事。

彼時,她的父親正為政務煩擾。乖巧的她進到殿中,便立在了父親的身旁靜靜地聽。

奢華的宮殿裏,由齊國而來的他正與她的父親商討著關於諸侯列國的結盟、通婚等事。談判幾次陷入僵局,因為她在旁邊打著圓場,數次正在聚攏的寒霜也迎刃而解。

那真是一朵盛開在春日裏的花,他記得自己這樣想著。因了陽光的照耀,那朵春日的花青春豔麗又不含半點雜質。男女間的情愛啟蒙,隻在一個眼神,或一句情話之間,即可蔓延。愛花的他,動了收藏那朵獨一無二的花朵的心。

會談,在後來他的不知所雲裏結束。他什麼也沒有記下,唯有她和她甜甜的笑容被他銘記在心。那種溫暖,如同夜雨過後悄悄綻放的花一般,雖靜而無聲,卻芬芳四溢。她靚麗的身影不斷地出現在他的夢裏、他圍獵場上拉開弓箭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