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高氏自然瞧見了薑可意麵帶笑容望著她,她的話越說越順:“咱們要做粉蒸肉夾饃供貨這事,就是要提前備好貨,備多備少都不好。

否則張家來了說他要三斤,王家來了說他要五兩,我們卻把貨都給了提前來的趙家。那這樣子,張家和王家隻能空手回去了。

或者是咱們備了很多,結果沒有多少人要。

與其這樣,不如收定錢,誰的就是誰的,訂多少咱們就備多少。”

薑福衝高氏抱了抱拳:“難怪阿意一腦子生意經,原來大嫂才是深藏不露。”

“要你搗怪,讓你嫂子繼續說。”

婆媳這麼多年,薑婆子也是第一次見到這般侃侃而談的高氏。

老大媳婦,她性子好,肯吃虧,為人大度,做長嫂再好不過。

胡氏性子爽利,和她的脾氣,至於葉氏,恭順是恭順的,但她心思更重一些。

可以這樣說,家裏這三個兒媳婦能處得好,就是因著老大媳婦麵人一般的性子。

不過她也沒多大主意,家裏的大小事不是聽他們老兩口的,就是聽老大,就是老二媳婦都比她有存在感。

今日才覺得往日到底是有些小瞧老大媳婦了。

老大媳婦才和大丫擺了兩次攤,人就瞧著爽利多了。

這段時間老二,老二媳婦,老三,還有阿芳,老三媳婦都曆練出來了,更不要說大丫了。

難怪戲文裏唱,人經了磨礪才能成才。

一眨眼的功夫孩子們大了,都有本事了,她和老頭子也老了,不過趁著這把骨頭還能動,要給孩子們多出把力氣。

“做供貨生意咱們就是為了圖省事,如果賒賬的多了,就變成了咱們天天日日追著別人後麵討債。家裏現如今一堆子事,哪有功夫再養一堆爺。”

聽到這裏,大家都笑了。

討債的是孫子,欠債的可不就是爺。

薑可意故意把拖長尾音,搖頭晃腦:“知我者阿娘也。正是這個理。”

這副樣子自然惹得眾人笑出了聲。

“好了,都別笑了,嚴肅點。”薑可意清了清嗓子,“蒸荷葉餅和粉蒸肉阿娘你先來做,後麵要得多,咱們就直接找人做。”

“成,沒問題。一會我們就去廚房,你教我。”

高氏一口應下,她做飯菜雖沒有胡氏有天分,但也是經年的煮婦,廚下功夫自然不差。

薑可意又給胡氏幾人交待了賣粉蒸肉夾饃需要注意的一些細節,就和高氏去了廚房。

粉蒸肉還沒做好呢,楊成就來了,想了大半個下午,他就數了一些銅板趁著天色還沒黑透敲開了薑家的院門,想趕緊把事定下。

他怕想來想去,反而把這股子想賺錢的衝勁想散掉了。

楊成沒有寒暄,開門見山:“薑叔,粉蒸肉夾饃的事大侄女在路上已經和我說了,我回家盤算了一下,明天就去試著賣。打算先定上,定上...”

話到嘴邊,楊成有些猶豫了,到底定上多少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