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嫂、阿意交給我處理,保管弄得幹幹淨淨的。”
薑福把網裏的小魚倒進了木盆裏,取了小刀,輕輕一劃拉就把小魚的肚腸擠了出來,再順手刮一下魚鱗,這樣就收拾好了。
幾個孩子堆在木盆周圍,看著薑福在處理小魚。
大墩躍躍欲試:“三叔, 讓我試試。”
他旁邊的二墩同樣殷切地望著薑福。
有薑婆子在一旁看著,薑福自然不敢冒著挨罵的風險把小刀給兩個男孩。
“這魚很小,但腥氣,我一個人來,省得那手幾日都一股子魚腥味散不掉。”
薑福趕幾個孩子出去玩,可是都惦記著炸小魚幹,壓根沒人挪腳撒歡。
一會會功夫,木桶裏已經堆了一層處理過的的小魚幹了。
廚房裏,切成薄片的豬前腿肉已經醃好了,薑可意給每片肉都裹上一層米粉,又撒了一點水,讓肉片、米粉更好黏連在一起,一片片碼在陶盤中,擺好後又用筷子在肉上紮紮,這樣上鍋蒸時,熱氣能均勻滲透到肉的縫隙裏。
薑可意把肉放到蒸屜時,胡氏把荷葉餅弄得差不多了。
荷葉餅和日常蒸饅頭的發麵一樣,隻不過要用擀麵杖擀成長圓形,然後在麵皮表麵刷上一層薄油,中間對折,上鍋蒸熟即可。
因為刷了油,蒸熟後對折的部分很好撕開,再塞上粉蒸肉。
暄軟的荷葉餅,夾滿粉糯的粉蒸肉,咬上一口,那叫一個香啊!
胡氏又敲了幾個雞蛋,再配上鮮嫩的韭菜,打算一會炒一盤子韭菜雞蛋,這在農家真的算是頂頂好的菜了。
大墩聞著廚房的飄來的陣陣香氣,不停吞咽口水。
太香了,不知道娘和大姐又在做什麼好吃的。
每天能吃飽飯,能吃上肉,他真的覺得這就是大柱哥說的神仙日子。
薑福把處理好的小魚幹全部交給了胡氏,胡氏又用清水好好清洗了幾遍,分成了兩份。
“二嬸,先把魚醃上,等一會我炸完紅芋,再炸魚。”
蜜薯燒肉裏麵的蜜薯其實就是鄉下人口中的紅芋,又名紅薯,是能填飽肚子的一種非常重要的農作物。
因為相比稻子和小麥,紅薯很高產,可以很大程度避免饑荒。
不過每家的田地都是有限,上好的田地一般不會拿來種紅薯,荒地薄田會種上一些。
可是現如今的紅薯品種還沒有改良,吃太多的話,會燒心。
她原本沒打算炸紅薯,既然要炸小魚幹,紅薯過一遍油,外麵形成一層脆脆的殼,再和五花肉一起燉,吸飽了肉湯,燉得綿軟,很是美味。
這會她先處理一塊稍微偏肥的五花肉。
不像平日鹵臘汁肉,肉不用切的十分規整,大小沒有太多要求。
她用刀將五花肉切得方方正正,就像一塊塊麻將牌一般,這樣做出來才能入味好吃,切好後醃製去腥。
紅薯切滾刀狀下油鍋,炸到表麵微黃就撈出來。
待油溫降低了一點,薑可意又開始動手炸魚幹,複炸了兩遍,連小魚的骨頭都炸到酥脆,趁熱撒上剛剛磨好的椒鹽。
薑可意自己沒嚐,不過用筷子夾了一條小魚幹:“來,張嘴,可柔嚐嚐,小心燙。”
門口扒拉的幾小知哪裏還能忍得住,一口氣都圍到了薑可意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