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是在縣裏看到有賣魚的,回來的路上,我家那口子和三叔倆人就念叨今年忙著在縣裏擺攤,都忘了到河裏去下網。好歹要是撈上條魚,能給家裏添道菜。”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靈山村周圍有山有水,家裏能幹的男人就會想著法子去山裏抓抓野雞、野兔或者去河裏下網撈魚、撈黃鱔,不僅能改善一下夥食,讓家裏人開開葷吃口肉,還能換錢。
“大墩和二墩聽了後,哪裏還能坐的住,一到家,就纏著我家那口子和三叔去河裏下網子了。連三墩都跟著去看熱鬧了。”
“我就說爺幾個怎麼都不見了,原來去下網了。河裏的冰倒是化開了,可是水還是冷,大墩、二墩跟著胡鬧就不說了,怎麼還把三墩都帶去了。不行,我得去看看。”
薑婆子一聽這話,哪裏還坐得住,把手裏正擇得韭菜一股腦塞到了擔籠,顧不得摘了,就想去河邊找幾個孩子。
胡氏才切了豬板油,準備煉油渣,這會子滿手都是油,沒法子拉薑婆子,隻得出聲喊道:“娘,您快歇歇腳吧。清明都過了一段時日了,河裏的水早都不冷了。”
薑婆子嗔怪道:“不冷了也不能由著孩子胡鬧。”
“他們兩個大男人還看不住三個小孩,再說了,去年夏日,大伯、我家那口子帶著帶著幾個娃娃去鳧水,大墩、二墩都學會了,一個一個在水裏遊得跟條小魚一般,您就寬心吧。
何況,還有三叔在呢,他水裏功夫沒的說,別說大墩他們三個,就是再來幾個娃娃他都護得住。”
薑婆子依然不放心: “會鳧水了才讓人懸心呢。不會還不敢下河。會了就膽大了。河水還冷,要是腿抽個筋,或者被水草纏住了腳,那還了得啊。
你年輕,心大,這可不是小事。念叨來念叨去,娃娃們都河裏鑽。這幾年夏日確實太平,但是往年總是要出事。”
“阿娘,阿娘,你在哪呢?阿爹和三叔好厲害,帶我們撈了好多小魚。”
薑婆子還沒抬腳出門呢,薑安、薑福帶著大墩、二墩、三墩已經進了家門了,遠遠就聽見了二墩的聲音。
一出廚房門,就看見薑安頂著大墩坐在他肩膀上,三墩在則坐著薑福的肩膀上。
薑福手裏還提著一個網子,網子裏有不少小魚。
二墩跟在幾人身邊,一蹦一跳的,往日裏還裝小大人,這會子臉蛋紅撲撲,走路一蹦一跳。
“又去河裏,老二、老三也是,都多大的人了,玩心不減。自個瘋不夠,帶著孩子們一塊鬧騰。”
三墩看到薑婆子,坐在薑福的肩膀上都不安分了,衝著薑婆子獻寶:““阿奶,阿奶,我們撈了好多小魚。好多,好多!我有幫忙呢,三叔說讓我多吃幾個。”
薑福怕三墩摔了,趕忙把他放到地上。
薑婆子看著幾個孩子的笑臉,不忍說掃興的話:“好,我們三墩可真厲害,都回撈魚了。”
一旁的大墩不甘示弱,挺著胸膛,昂著頭:“阿奶,阿爹教我和二弟撒網了,我一網子撈了好幾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