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可意沒有直接回答高氏的問題,反而拋出了好幾個問題。
並不是為了顯擺自己懂得多,而是想引著高氏和徐倩兩人去想想中間的關竅。
“不好說。”高氏嘴角變平了幾分,她並未去過西市,不清楚那邊的情況。
今日來前,她心裏是七上八下的,隻是想著把攤子支起來,完全沒料到能賣的這麼快。
阿意這會又這樣問,可見生意好,肯定是有些關竅的。
薑可意又看了看徐倩,徐倩甕聲回道:“我,我不知道。”
她以前從未接觸過這些,也就這幾日功夫跟著阿意一道,可她隻是出力氣。
這會子連做生意的門檻都沒摸到呢。
“這東西帶到西市去,可能一天都賣不完。”
薑可意繼續說道:“青團不比包子饅頭這些東西,它不單單是為了填飽肚子,更重要是吃個新鮮,吃個有趣。所以書院裏的學子們願意甘於人後,所以爭先恐後地想嚐嚐。”
高氏和徐倩兩人都聽得認真。
“可如果我們做上許多,反倒失了一層新奇,學子們可能就不覺非要嚐一嚐,反正隨時來了都能買,就不用急於一時了,改日再說都成,可這改日是何時,就不好說了。咱們做買賣,自然是把錢收到自己口袋裏才把穩啊。”
高氏到底比徐倩年長一些,雖說生活的圈子一直都是靈山村,到底聽得多見得多一些。薑可意這般一解釋,她大致能理解了。
可徐倩聽得雲裏霧裏,這些年自己的父母都不待見她,讓她自生自滅,隻能跟著奶奶過活,村裏人排斥她的人占多數。
平日裏和她說話的人,不是奚落就是嘲笑。
誰會耐心和她說這些。
雖然她還是似懂非懂,但是依然豎起耳朵認真在聽,細細琢磨,努力在消化薑可意講的東西。
“但是我們一天限量供應的話,就會給人一種這東西金貴著呢,隨時就沒了,那可不都搶著來要了。”
薑可意把饑餓營銷的理論盡量用通俗一些的話解釋給高氏和徐倩聽。
“何況咱們接了不少預定的單子,等書院放旬假那日,要準備的數量就很多。但因咱們都收了定錢,心裏清楚知道要準備多少,隻要按時交給預定的人,我們能快快收工。不用一直耗著。”
薑可意沒說出口的是,青團雖然口感不錯,但是也就吃這一段時間,所以她想著用限量供應,饑餓營銷的方式引著客人多下些預定的單子,這樣可以在較短的時間裏多賺些錢。
順便混個臉熟,爭取能把牌子打出去,讓書院的學子們知道門口有一家吃食攤子,供應的東西別的地方買不到,這樣後麵再推新的東西,也方便幾分。
這些生意經真的要是細細掰扯,幾天幾夜都說不完,所以薑可意點到為止。
想想貼身裝的一百兩銀票,還有賣青團所得的銅板和碎銀子,她對著身旁的兩人說:“走,咱們辦大事去!”
高氏和徐倩完全沒料到薑可意直接話鋒一轉,兩人有些麵麵相覷:“辦什麼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