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想過多幹涉,但還是忍不住叮囑了一句:“去了縣裏,多留些心。”
徐倩重重點頭,又趕緊說道:“我知道,我一定聽阿意的。”
薑可意自然留意到徐倩的不自在,忙為她解圍:“阿奶,您就放心,快回去吧,四墩還等您呢。”
“用你趕,我這就回去。”
薑婆子哪能薑可意這番話的意思,她擺了擺手就走了。
麵對薑可意,徐倩整個人放鬆了好些,沒有剛才那般緊張:“阿意,你手上的籃子也給我吧,我來提,到縣裏還有好長一段路呢。”
“你就兩隻手,還想提多少啊,咱們等楊叔的牛車。一會把這些都放牛車上。”
“不,不用了,不花那個錢了。我可以走著去的,我腳程很快的。”
這還沒賺到一文錢呢,徐倩不忍薑可意破費。
薑可意摸了摸鼻頭:“你腳程快,可我走不動啊。”
徐倩到底拗不過薑可意。
因著今日縣裏沒有大集,除了她倆竟無人坐楊成的牛車去縣裏。
薑可意並沒有去西市,反而去了縣裏的龍泉書院門口。
青團,工序比較麻煩,她打算賣二十文。
這定價,估計在西市一個都賣不出去。
畢竟小小一個,還沒有饅頭大。
又沒有誘人的香氣,賣的比肉夾饃還貴。
尋常百姓肯定覺得不劃算。
所以她把消費群體瞄準了龍泉書院的學子們。
龍泉書院是縣裏最有名氣的書院,因著十幾年前書院裏出了一名進士。
自打那以後,龍泉書院一躍成為縣裏書院之首。
每年想進到龍泉書院讀書的學子數不勝數,可龍泉書院卻隻收三十個學生。
名額有限,考核自然嚴苛。
而周邊的鄉紳富戶也願意出資捐贈龍泉書院,隻想換一個名額讓自家的孩子能進入到書院學習。
所以啊,能到這裏來讀書的學子,個個都不容小覷。
薑可意之前並未來過龍泉書院,隻是聽人提起過。
書院所在的文慧街就有一些商鋪,有書肆,還有茶舍。
在別人看來這裏充滿了書香氣,不過在薑可意眼裏,這些都閃著金光啊。
書和茶,確實十分之雅,但真的隻有家中不差錢的人才能消費得起。
薑可意沒有直接支起小攤子,反而四處溜達左看看西瞧瞧,徐倩則緊跟在她身邊。
書院門口也有小攤子。
有賣筆墨紙硯,有賣雕刻的木製擺件,有賣折扇,薑可意都瞧花眼了,但竟沒有賣吃食的。
一問才知道,原來書院裏有夥房,學子們可以直接在書院吃飯。
當然有的學子不慣夥房的飯,到了午時自有家裏送來飯食。
打探完消息後,眼瞅著馬上就快到龍泉書院午歇的時辰了。
薑可意找了個地方就支起攤子了,至於支攤子的桌子,則是借來的。
把竹籃擺上到桌上後,薑可意就開始行動。
她動靜不小,把旁邊擺攤的人都給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