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徐倩悶不吭聲的樣子,徐婆子又繼續說道:“丫頭,去和阿意學學,奶奶陪不了你多久了,你學點本事,以後日子也能好過些。”
眼淚從徐倩地眼眶裏滑落,一滴一滴砸在地麵上。
“奶奶。”
徐婆子摸了摸徐倩的頭:“傻丫頭,人老了遲早會有那麼一天的。奶奶啊,就是不放心你。”
她們婆孫倆這些年相依為命,挨過了多少難熬的日子,都沒有放棄彼此。
徐倩一日一日地長大,可她老了,能挨多久隻有天知道。
她老婆子一蹬腿走了,這丫頭要如何是好。
她有爹有娘,有弟有妹,可沒一個把她當親人。
“難得阿意這般待你,你也不要辜負她。你力氣大,多出點力。”
徐倩輕輕點了點頭,應下了。
薑可意從徐家回來後,就紮到廚房裏。
前幾天她在天靈山上挖回來的艾草,剛好可以做一道應景的吃食,青團。
移種到後院的艾草長勢不錯,薑可意摘了些新鮮的嫩芽和葉子,清洗幹淨。
燒了一鍋水,把艾草放進去煮了。
沒有小蘇打,她還特意燒了草木灰,給鍋中加了些草木灰水,這樣做出來的青團翠綠不變色。
艾草斷生之後就迅速撈了出來,過涼水。
接著就開始用石臼開始搗。
薑可意還沒搗幾下,手就發酸了,還是胡氏喊來了薑安給她幫忙。
薑安到底力氣大,很快就把艾草搗成了細膩的艾草泥。
薑可意把艾草泥和糯米粉、白砂糖、豬油攪拌均勻後,又加入了燙好的澄麵。
說起這澄麵,還是家裏之前做涼皮,薑可意還特意做的,這會子剛好派上用場了。
青團皮做好了,再包上紅豆沙,上鍋蒸就好了。
“阿意,這可真好看,翠綠翠綠的。”
胡氏看著鍋裏一個個圓滾滾、胖嘟嘟的青團,忍不住讚歎道。
“二嬸,今天這個可不能給家裏人嚐了。就這麼多,我打算明天都帶去縣裏賣的。”
忙活了許久,薑可意看著成品心裏也甚是滿意。
不過因為工序比較繁瑣,做的不算多。
“看你說的,二嬸曉得事的。沒看我,剛剛把大墩、可舒他們都打發出去了。這幾個猢猻要是在,這都不夠分。”
胡氏嘴上雖如此說,其實薑家的幾個孩子都甚為懂事。
大墩、二墩這段時日,天天早起跟著大人去縣裏支攤子,不喊苦也不喊累。
可舒呢,雖然嘴上抱怨著不想做絹花,但依然學得很認真。
就連小可心,都乖得一點不鬧人,自己玩,有時還會看顧四墩。
日子一天比一天有盼頭。
胡氏幫著薑可意把晾涼的青團裝在竹籃子裏,兩人才吹了燭火去歇息。
一夜好眠,雞鳴聲還未響起,薑可意就起身了。
她一人雙手提不上三個竹籃,還是薑婆子幫著提到了村口的大榕樹下。
兩人遠遠就瞧見了站在榕樹下的徐倩,不知她幾時到的。
徐倩趕忙迎上,接過薑婆子手上的竹籃,怯生生喊了一句:“薑奶奶。”
薑婆子應了聲,徐倩這娃娃確實可憐,但村裏人都遠著,大丫偏偏願意和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