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靜書差點扶額,考慮之後再教這小子輕身訣吧,太笨重了,知道這孩子憨實,貪多嚼不爛。

於是便訓斥道:“我教你的強身訣和招式,你記好了,長此修煉下去就可以打獵了。”

“是!”連自己阿娘都打不過,小胖子也覺得羞憤。

古代的交通更加的不發達,縣城很遠,坐著牛車晃晃悠悠的,大概從早到晚要一整天才能到達。

蘇靜書不打算去縣城看熱鬧,家裏常用的東西她偶爾去一趟鎮上就好。

早上在家督促著小胖子修煉,下午她便在山林裏轉悠,采摘些藥植,晚上在空間用縫紉機給家裏人做一些棉襖什麼的。

空間棉花充足。

轉眼,就到了村裏人收割稻子的時候,而蘇靜書的新家家具也全部打好,送了過來。

陸童生很滿意新家的擺設。

顫顫巍巍地從堂屋後麵的屋子裏,翻找出來一個黑色的布包,從裏麵拿出來了兩串銅錢,推到了蘇靜書的跟前。

“許大娘子,最近家裏花費稍大,這些錢你拿去貼補一下家用。”

除了銅錢,蘇靜書眼尖地看到那個布包下,還有一個陳舊的小匣子,陸童生在拿錢的時候,輕輕地撫了一下似是極為的珍惜。

看上去像是古檀木的平常人家可不會有,心裏暗暗納罕,她倒不是要貪圖些什麼。

而是在一個小山村,封固了十來年的老者,竟然有這樣的家當。

大約連周長柏都不知道吧。

不然早告訴她了,陸童生在把銅錢推了過來之後,又快速地包上了黑布包。

“行,我先拿著,爹需要花錢時,再找我拿用就好。”

家裏的家當,沒什麼可搬到隔壁間的,全是些破破爛爛,隻等周長柏回來掛一響鞭炮,把被褥和鍋碗拿過去就好。

鑼鼓一響,村裏的農忙開啟。

蘇靜書家沒有田地,便帶著小胖子走向了山林,看到忙忙碌碌收割稻子的村民,與前世七十年代的農村並沒有多大的不同。

都是躬腰拿著鐮刀在收割,唯一區別的在於這個年代沒有腳踩的打稻機,而是把割下來的稻子,集中在一起,再抓上一把,拚了命的在一個四四方方的木倉裏摔打。

把熟透了稻子打下來。

無疑,這樣非常的費時,效率也嘎嘎的低,還費胳膊。

看到四個人一起摔打,半晌才砸完一把,然後再繼續。

前世蘇靜書仔細看了,打稻機的製造很簡單,唯一缺的可能是轉動的齒輪,這樣的工序的得工部設置、製造,然後再傳揚出去。

“許大娘子,你這要進山呢!”在旁邊送水的一婦人,在看到蘇靜書時,熱情地打著招呼。

前段時間,他們家在陸家幫工可是掙了兩百銅錢,還有五斤肉。

醃製上,剛好秋收給家裏勞力補補。

“是,嬸子!”看到裏正家的兒媳婦也走了過來,蘇靜書隨意的道:“這樣打稻子很費勁啊。”

許楊氏家的田地不少,每年這個時候不但全家出動,還要請幫工,因此她也笑著道:“可不是嗎,我們這麼多年都這樣的,幾天活幹下來,胳膊腿兒都抬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