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吳趼人全集.社會小說集.上》(136)(1 / 3)

第二十一回 放手槍寶玉縛強盜中冷箭焙茗現原形

卻說寶玉接了薛蟠的信,便想到自由村一行。伯惠道:“又沒有事,何苦又往北邊跑呢?”寶玉道:“正是為的沒有事,可以到處逛逛,也是遊曆的意思。”伯惠道:“我隻聽見人到外國去遊曆,卻不曾聽見到村莊上遊曆的。”寶玉道:“我正為了這個很不舒服。我聽見他們動不動說到外國遊曆,不知遊曆了有甚麼益處!最奇的是每一個人遊曆,便有一部遊曆的日記。無論他遊曆的那一國,日記的第一篇,一定是畫上一張平圓地球圖。其中所記的,於人家的政治、風土、人情、物產都沒有,內中縱有一二,也是說的模棱得很,何嚐有一句是有用的說話?所記的不過某日走了多少路,某日見某人,談某話,某日遊某廠,看製造某物。又複一味的誇張外國如何繁華,如何美麗!看了他的日記,恰是毫無用處。他有畫地球的工夫,何以不畫了一國的山川險要來?有走路的工夫,何以不稽查了他的風土物產來?有見人談話的工夫,何以不訪求了他的政治人情來?有遊廠的工夫,何以不考求了他那製造之法來?遊了這麼一遍,費了盤纏,費了時日,費了精神,到底有甚麼益處!而且他既遊曆了外國,自然應該我們自己中國的情形要熟悉了,試問那一班遊曆的,自己中國地方,他到過幾處,通了幾省的言語?所以我說遊曆中國比遊曆外國要緊。隻要派上幾個學生,叫他自己認定了,願意遊曆那一省,就派他那一省。遊曆之法,要遍曆各府、廳、州、縣,細細的考察各處風土人情、民間疾苦、地方利弊、農礦出產,一一都要寫了日記,並準他附記條陳辦法。今年派這個去,明年派那個去。幾個人去過之後,把他的日記互相比較,是那個考查得最清楚的,條陳得最好的,就派他去做那個地方的官。你看官民還有隔膜的麼?如此一來,地方還有不治的麼?”

伯惠道:“你的高論自是不錯!然而你此刻又不是想做官,又不是要遍曆各府、廳、州、縣,不過要到甚麼自由村。北邊去年鬧了那一個大亂子,殺人遍地。那些穢惡之氣鬱住了,今年必多瘟疫,而且往後天氣慢慢的要熱了,到了熱天,那疫氣更是利害。不是有要緊事,何苦去碰他呢?”寶玉道:“那瘟疫怕他甚麼?你看那瘟疫死的人,大半是窮人,不然就是那起居無節、飲食不時的幹淨人。謹慎起居的人甚少得疫症的。”伯惠道:“既如此說,你是一定要去的了。”寶玉道:“我本來各處都要去逛逛,不過先到那裏去一走,順便也把他那款子帶了去。請你代他轉了彙票罷,此刻彙劃總通了。”伯惠道:“通可是通了,然而那個甚麼自由村,從來也不曾聽見過的,從那裏彙去?”寶玉聽說,呆了一呆,大家就此放下不提了。

過了幾天,寶玉對伯惠道:“我想薛舍親的款,一定要同他彙去。既然彙兌不通,我想了一個法子。如果取了現銀,未免太笨重累贅了,不如同他換了金子,同他帶了去罷。好在金子到處都可以換成銀子的。”伯惠道:“你還當真要去麼?”寶玉道:“他在別處呢,我可以不去;他在自由村,我可不能不去。因為我近來聽人家說的那自由有多少好處,要去看看那自由村的自由。我不過要逛一遍,仍舊要到南邊來的。我並且要到廣東、福建一帶去逛呢。”伯惠道:“那麼幾時動身?”寶玉道:“這幾天就打算走。因為此刻正是穿夾袍的時候,行李不必多帶,隻要帶幾件單夾及夏衣就夠了,並且連衣箱也不必用,隻要買一個外國的大皮匣就是。我頂多一兩個月就回來。”伯惠知道留他不住,就同他把薛蟠的款子,都換了金條,一一點交明白。寶玉便買了皮匣,收拾好行李,預備動身。恰好“泰順”輪船要開行。這個船,吳伯惠從前在那裏當過帳房的,船上還有兩個舊同事,便送了寶玉上船,囑托招呼一切,方才別去。

“泰順”船開行了兩天,到了煙台下碇,起卸的貨甚多,耽擱了許久,還不得開行。寶玉忽然動心, 想道:“這裏是山東地方,我何不上岸逛一逛,就此從陸路進京,也是無妨。不然,住他幾天,等有別個船來了,再附了到天津也好。”想罷,忙叫焙茗收拾好行李,別過船上的人,叫了舢舨,一徑登岸去了。在客棧裏住了幾天,因想我既到了山東,何不去登泰山呢?想定了主意,便托了客棧代雇了長行車,主仆二人,登車向西進發。在路上行了八九天,到得泰安,便到泰山上去遊覽了一遍。無非是摩挲大夫鬆,玩索表泰碑,謁青帝祠,遊碧霞宮,秦觀望長安,越觀望會稽。在山上住了兩夜,方才下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