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吳趼人全集.社會小說集.上》(44)(1 / 1)

第二十九回 哈子讓吳門訪友

扁舟一葉到蘇州,來作山塘十日遊。

不是此間酬應苦,鴻泥還要久稽留。

卻說胡、康二人別了胡寶玉,一同來到集賢裏,徑訪哈子讓。家人出來回說:“昨日動身到蘇州去了。”二人無奈,分手走開。

原來,子讓自從討了李三三之後,便覺得外頭堂子裏無甚趣味,雖是看上了李巧鈴的,無奈巧鈴脾氣同自己不甚對,所以也就慢慢地丟冷了。這日忽然動了遊興,便雇了一隻船,帶了一個家人,向蘇州而去。他是無事的人,一路上貪看些景致,故交代船家,隻管慢慢地走,所以走三十裏也是一天,走四十裏也是一天,足足走了八天,才到蘇州。泊在南濠,他卻不登岸入棧,隻在船上住著,叫家人去雇一頂轎來,進城去拜客。

你說他拜的是誰呢?原來是一位在籍的侍講學士,姓王名銘輅,表字殷乘。這王殷乘會試出在哈尚書門下,所以與哈子讓有世誼。後來點了翰林,升到侍講學士,丁憂回來,他就不樂仕進,故服闋後時,並不入京起服。這日子讓去拜他,見麵不免一番客套,不必煩贅。殷乘要請他搬到家來下榻,子讓堅執不肯,便留著吃了夜飯,方才握手而別。子讓坐轎回船,一宵無話。

次日清晨,子讓剛剛起來,聞得岸上有人問道:“這坐船上可是哈少大人麼?”家人在船頭未曾回答。子讓忙叫問是那裏來的,家人依言去問,那人道:“是首府大人及三位首縣太爺叫來打聽的。”子讓忙叫回他不是,家人照著回了,那人就沿岸邊的訪問而去。

及至午飯過後,殷乘親來回拜,就船上分賓主坐下,寒暄已畢,子讓道:“小弟適才到蘇,卻未曾拜過別人,隻昨日到府上去過一次,殷翁卻不該將我的行蹤傳揚出去。”殷乘詫道:“這話從何說起?”子讓道:“既然不是傳揚,何以今日一早就有府縣的人來訪我呢?”殷乘道:“這可是子讓錯怪我了。昨日夜飯後,我從你上轎的時節,已經八點多鍾,我是吃了兩口鴉片煙,早上總要十一二點才起來。這來訪的人是一早來的,難道我昨夜趕著去報信的不成!並且我回鄉幾年,向來閉門謝客,與府縣裏都無交情。”子讓道:“這又奇了,他們卻從何處打聽著的呢?”殷乘道:“近來逢迎之風,相沿成習。今年老師賞了紫禁城騎馬,不及半個月,又賞了紫韁,聖眷方隆,他們自然是要巴結的了。至於打聽之法,自有那種逢迎他們的人代為偵探呢。”子讓道:“吾兄是轎來的麼?”殷乘道:“是轎來的。我今日打算同你逛逛,到了碼頭就打發他回去了。”子讓道:“如此說,叫他們開船,移到別處罷,省得他又來唕。我不怕別的,隻見了他們那一副諛臉,有些討厭。”殷乘道:“好,好,索性將船移入山塘,我們換了燈船,到虎丘去玩玩罷。”子讓道:“何必又換燈船,就是這船也可以。如要熱鬧,就叫兩個人來也罷。”殷乘道:“這船上酒菜不便。”子讓就依了他,叫解纜放船。至山塘換了燈船,叫了兩個侍酒的,一同向虎丘而來。正是:為厭官場酬應苦,不妨攜豔去遊山。

不知去後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