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世界大戰背後的“經濟戰爭”(3 / 3)

“二戰”開戰後僅僅六周,英國經濟作戰部就取得了一係列成果:截獲並扣押禁運物資33.8萬噸,其中包括石油產品、鐵礦石等各類礦石、幹椰肉、油菜籽等。1938年,德國全年共進口6261.98萬噸貨物,而貿易戰開打之後的1939年,德國的海外進口幾乎縮水一半。大批運往德國的物資都被英國攔截,德國國內食品、紡織纖維、皮革、礦物油、橡膠和各種工業用礦石嚴重短缺,工業原料供應困難還直接影響到了德國的工業生產。此外,封鎖還導致136.54萬噸高品質的鋼鐵產品無法為德國出口創彙,鋼鐵工業的生產計劃落空;煤、化學產品、石材和黏土的出口也受到封鎖的影響,德國損失了巨額的外彙收入。

在巴爾幹和東南歐地區,英國還加緊了與德國的戰略搶購。比如在南斯拉夫,英國同南斯拉夫達成協議,南斯拉夫給予英國重要礦產的有限購買權,而英國的回報則是給予南斯拉夫三項優惠政策:第一,向南斯拉夫提供其所需的原料;第二,同意給南斯拉夫定量配給,英國保證繞過禁運品檢查,向南斯拉夫提供限額的供應物資,而南斯拉夫則保證這些供應物資不會被出口到歐洲任何地區(防止流入德國),南斯拉夫還同意限製對德國的大豆出口;第三,英國可以通過為同巴爾幹國家進行貿易設置的聯合王國商業公司,向南斯拉夫等國家出口黃麻、香蕉、原棉、棉織品、錫、茶葉、咖啡等商品。

英國在土耳其的貿易戰略搶購也獲得了成功,後者原本一直與德國有著密切的貿易關係。“二戰”爆發後,土耳其在英國的壓力下,縮減了對德國的羊毛、橄欖油、礦石、棉花等貨品的出口。

鐵砂作為鋼鐵的原料,對於維持德國戰爭機器的運行有著重要作用,而德國一直在從瑞典進口鐵砂,數量巨大,甚至呈逐年遞增趨勢。英國當然也注意到了這一點。1940年1月19日,英國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對瑞典駐英國公使布約恩·普呂茨表示,盟國願意就幫助瑞典抵抗德國的入侵問題進行磋商,但瑞典害怕德國的報複而拒絕了盟國提出的切斷對德國鐵礦砂供應的建議。英國作戰經濟部繼續同瑞典進行談判,最後簽訂協定,要求瑞典控製對德國出口鐵砂的數量,不過這條協定顯然並沒有真正發揮作用,很難說清瑞典到底向德國出口了多少鐵砂,但是瑞典從德國獲得了37.3噸黃金的報酬。盡管在瑞典遭遇了失敗,但是總體來說,英國的戰略搶購還是比較成功的。

戰略搶購的成功,與英國有效調用經濟手段、通過外交博弈控製中立國貿易是分不開的。這中間,英國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在“二戰”一開始的時候,德國就宣布,一切中立國同其他國家的經濟關係若有任何單方麵的改變而損害德國的利益,都會被德國政府視為破壞中立的舉動,它們也不再被德國看作中立國(會遭到德國入侵)。這種武力威脅對低地國家來說是非常可怕的,以荷蘭為代表的傳統中立國對此就非常擔心,而英國也對中立國頒布了禁令——所有在敵國港口裝船的貨物都將被視為敵方物資,英國海軍將予以沒收。

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些中立國家對英國漫天要價,希望從英國那裏獲得更大的優惠和補償,而另一些國家也幹脆消極應對,積極“反封鎖”,故意對運往英國的貨物拒絕或拖延簽發出口許可證。無奈之下,英國也不得不做出讓步:規定凡在1940年1月1日前裝運的貨物

都不再追究;一些商品因“特殊情況”不列入禁運品範疇的清單,其中包括醫用、救濟或用於人道主義目的的貨物,同輸入國經濟命脈息息相關的商品也包括在內。

當然,除了禁令之外,英國為了拉攏中立國,也對中立國因貿易戰而受到的損失進行了彌補,方式包括給予貸款、增加對它們的進口、允許中立國輸入必要物資等措施;而對包括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在內的親德中立國,英國則提供了“有條件援助”,盡量減少他們同德國的經貿聯係。

到了1940年7月,歐洲大陸淪陷,在正麵戰場上,英國正處於最艱難的時期,但是在貿易戰場上,英國卻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在一份作戰經濟部的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樂觀預測:“……時間將會站在盟國一邊。這不僅因為盟國事實上能夠充分動員其優勢力量,也因為封鎖的效果將逐步顯現。”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個“二戰”期間的趣聞軼事——英國和德國還曾經發生小規模的“貨幣戰爭”。德國在“二戰”中曾大量偽造英鎊,試圖擾亂英國經濟,這被稱為“伯恩哈德”行動。黨衛軍軍官伯恩哈德從猶太犯人中找出142名造幣高手組成“伯恩哈德小隊”,這些造幣高手享受“吃得飽、穿得暖,可洗澡,有周末”的生活,唯一的任務就是做假鈔。在納粹機器的操縱下,“伯恩哈德小隊”刻製印刷模板,仿製印鈔專用紙,成功破解英格蘭銀行的貨幣編碼,終於製出了以假亂真的英鎊。納粹間諜曾拿去瑞士銀行檢測,發現無論是瑞士銀行還是英國銀行,都認定這是真英鎊。就這樣,假英鎊被運到意

大利,通過“洗錢”後購買戰略物資和支付間諜經費,直到1943年才有英國銀行識破假英鎊,並且引起英鎊的信任危機,造成了恐慌。戰爭臨近結束時,市麵上仍有大批“伯恩哈德假幣”在流通,由於真假難辨,英格蘭銀行不得不將麵額5英鎊以上的鈔票統統回收銷毀,並發行新版英鎊鈔票。這可能是“二戰”貿易戰中德國最大的成功了。時過境遷,現在一套“伯恩哈德假幣”已經被炒到數千英鎊,成為收藏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