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學會理財,生活態度就要這樣從容不迫(2 / 3)

無論是公司還是個人,如果對時間沒有要求,可以采取郵彙,節省一些手續費。如果有對方相應銀行的銀行卡,直接彙款或轉賬也可以。

如果是在外地給家人彙款,不妨在家裏辦一個帶銀行卡的存折,把存折放在家中,銀行卡帶在身上,對雙方而言,隨時存取都很方便。

工薪家庭的“信封理財法”

每個工薪家庭每月總有固定的收入,如何將每月的收入做好支出計劃,是理財至關重要的一環。

首先留出必要花費,將剩餘部分全部拿出,作為全部家庭基礎基金。列舉出當月的基礎開支,如水、電、燃氣、暖氣等費用以及月生活費用開支。其次再留少部分其他開支,如換季需添的衣物等。

列出開支後,取33個信封,第一個信封裝基礎開支,不到用時不要動這份錢;第二個信封放其他開支,動不動用視情況而定;其餘的31個信封裝每天的生活費,每天隻用當天的,用不完可留到第二天用,用超了就要預支下一天的,以此來約束自己。

為孩子買保險的門道

在為孩子購買保險時,很多家長並不熟悉其中的門道。其實隻要掌握以下四項即可。

1. 第一保大人

很多家長認為給孩子買保險是應該先給孩子投保,其實這是錯誤的,家庭投保應該先保家長,再保孩子。按照這個順序,一旦家長發生意外,孩子失去經濟來源,也可以通過保險得到經濟上的幫助。

2. 豁免條款需注意

為孩子購買兒童保險時,最好選擇帶有豁免條款的產品。據了解,通常在兒童保險中,豁免條款都規定,在合同期內,如果投保人發生意外或者因故喪失繳費能力,可以豁免未繳的保費,而且對被保險人的保險保障依然有效。

3. 專款要專用

確定用於購買保險的費用,一定要專款專用。這樣不僅能有效地達成已經確定的理財規劃目標,等到孩子長大了,這將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教育金。

4. 量力而行

通常少兒時期購買的保險一般比成年後便宜,也十分經濟,還能讓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得到保障。家長應根據實際收入選擇保險產品,收入較低的家庭不妨考慮人身險種,而收入相對較高的家庭也可選擇分紅類的保險。

養成保存單據的習慣

應該養成保存各種單據的習慣,將購貨小票、發票、銀行扣繳單據、借貸收據、刷卡簽單及存、提款單據等,放在固定地點保存。每次記賬時,把各種票據拿出來,時間、金額、品名等項目都一清二楚。這種習慣聽起來麻煩,但與票據亂丟相比,收集票據養成習慣後,會讓生活和消費井井有條。

每月收支要細分

將每月收支細分,可以讓你對自己的財務狀況一目了然,這也是日後理財的基礎。

一般來講,應把收入分為:

1.工資(包括全家的基本工資、各種補貼等),一般指具有固定性的收入。

2.獎金,此項收入一般在家庭中變動性較大。

3.利息及投資收益(家庭到期的存款所得利息、股息、基金分紅、股票買賣收益等)。

4.其他,這項屬於數目不大的偶然性收入,如稿費、競賽獎勵等。

支出包括:

1.生活費(包括家庭的柴米油鹽及房租、物業費、水電費、電話費等日常費用)。

2.衣著(家庭購買服裝或購買布料等的費用)。

3.儲蓄(收支結餘中用於增加存款,購買基金、股票的部分)。

4.其他(反映家庭生活中不必要、不經常性的消費等)。各個家庭也可根據自己的“家情”對項目進行相應調整,如增設醫療費、智力投資費等。

學會合理免稅

有一些合理的免稅法可以幫你節省下大筆費用:

1.公積金免稅

國家相關法律規定,一是企業和個人按照國家或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提取並向指定的金融機構繳付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不計個人當期的工資、薪金收入,免於繳納個人所得稅。即每月所繳納的住房公積金是從稅前扣除的,不用納稅。同時,有規定說職工是可以繳納補充公積金的。所以,按照實得工資繳納“四金”才是明智之舉,不要認為按照最低標準繳納“四金”可以少扣點錢。

2.保險避稅

如果購買了保險,無論任何險種都是不需要納稅的,因為保險賠款是賠償個人遭受意外、不幸的損失,不屬於個人收入,免繳個人所得稅。另外,如果將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基本養老保險金和失業保險基金存入銀行個人賬戶所取得的利息收入,也免征個人所得稅。所以保險就等於保障+避稅,選擇合理的保險計劃,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個不錯的理財方法,既可以得到所需的保障,又可合理避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