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工廠企業,內部的各個派係也不是不存在。工廠是新依附的。突然空降新的領導過去,地頭蛇們一點兒阻力不給,老老實實放權韓俊認為那太不現實了。
國內的還好說,即便是韓國本土的工廠,問題也不大,畢竟距離近便。可是海外工廠山高皇帝遠的,控製起來必然麻煩的多。
因此,韓俊雖然派這些人過去,卻給了他們一年的時間來磨合。並且此去,是打著培養幹部,去海外工廠參觀學習的旗號。為的就是給他們時間去熟悉。去觀察,等到時機成熟了以後,再做接算也不遲。
大宇最終破產,實際上跟元朝當年差不多,版圖是擴張了,可管理跟不上。正所謂鞭長莫及,個中貓膩數不勝數。雖然外界質疑聲聲不斷。可韓俊卻不會按照他們所想行事。這一點,他很有信心。
海龍汽車的這幫中層,從海龍汽車建立伊始韓俊就著力培養,即便放到國內任行一家汽車企業裏去。都能迅速成為骨幹力量。這一點。韓俊頗為自豪。當然,這跟白悅也是分不開的。
正是她沒事兒四處去參加培的動作,給了韓俊一絲提示,在培養中層領導幹部上,韓俊可謂不遺餘力,不惜血本兒。各種進修、培,幾乎是不間斷的。
從國內外,韓俊不斷聘請著名講師。前來濱海為他們傳授企業經營管理的經驗,即便是汽車專業知識都有!韓俊給海龍汽車中層幹部的培。可是全麵的,但卻不是強製性的。
從一開始,韓俊就說這種培是資源性的。是以,這段時間裏,接受培的中層幹部從最開始的五六十人,一路有人退出,直到目前站在韓俊跟前的這十幾人!
接不接受培是一回事,能不能堅持,能不能服從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此時韓俊眼前兒的這十幾人,無不是海龍汽車中層領導的精英人物。
他們都很清楚自己的企業居然完成了一件即便是國有大型汽車企業都不敢做的事業,本來就十分的振奮。這種榮譽感。會感染每一個人。當高層們宣布收購大宇成功的時候。海龍汽車上上下下幾乎都能看到自己單位光明的未來!
他們這幫中層幹部,之所以在繁忙的工作之餘,還一直接受看起來有些枯燥的培,當然也想過有朝一日得到老板的賞識,得到升遷,一展抱負。
卻從來沒有想到,他們自己會被委派到國外去管理一家海外工廠!
雖然背井離鄉,也不知道何時能回國,可是,這種機會卻是千載難逢呀!這,幾乎就是海龍汽車封疆大吏了呀!
此時的海龍汽車,甚至比母公司的規模都大,而他們又能得到外放的機會,如何讓他們不興奮?一個個兒拍著胸脯表忠心。
韓俊對此倒混不在意,隻要能幹好活兒,一切都好說。而對於外界的質疑,韓俊甚至樂見於此,越是對他不放心,等他真正做成之後,別人才能真正折服。當一年以後海龍汽車的財務報表出來以後,通過那一連串的數字,就可以說明很多的問題。
不過,也不是沒有讓他糾結的的方。本來,韓俊還想讓海龍汽車單列出來上市融資,以緩解一下資金上麵的壓力。可外界對海龍汽車信心不足,輿論導向的作用弗俊可是深知他的厲害,當年就沒少借用媒體的力量,如果媒體都說海龍“前景堪憂”。即便是證監會同意海龍汽車上市融資,可股民信心不足,融資的效果也不會好。
索性暫緩不急,韓俊很自信,在一年之後,便叫他們知道,什麼叫瘋狂的銷量!
“嘿!思思,今天可稀奇,啥時候見蔣總對人那麼客氣啊,那小青年兒是誰?怎麼瞧著那麼眼熟呢?還據帥氣的呢”東直門西側一棟氣派的大樓裏麵,會客廳一側,兩個行政秘書剛剛從裏頭出來,兩個女孩兒一般高挑,俱是麵容秀麗,其中一個一臉八卦地問道。
“眼熟?你可不得眼熟,前一陣兒傳的挺厲害的那個收購韓國大宇的海鑫集團,可不就是那個年輕的老板嗎?。那個叫思思的女孩兒眉撇撇嘴,說道。在她們這兒,厲害的人物也見了不少,對這兒最近名頭很響的年輕人,卻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心思。這僅僅是第一次見麵,也知道這人不是京城本地人,自然也就不會抱著什麼特別的念想。不過說起來,那年輕人還真有點兒小帥。
“呀!直接拿出四個多億美金現金收購的那個海龍汽車的老板?那可真夠厲害的,不過這也不至於呀?咱蔣總那麼傲,,那麼有派的人。怎麼對他那麼客氣呢。不就是個成立兩三年的公司嗎?跟咱們還能有什麼交集不成?看起來跟蔣總還有點兒小親熱,這人咱可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