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樊城失守。樊城與襄陽互為犄角,樊城守將範天順、牛富本來和呂文煥立下誓約,死守城池。現在兩名大將戰死,襄陽變得更加危險,元兵又調來西域人所獻的新炮,攻破了襄陽外城,內城更加危急。呂文煥每次巡城,都會望著南方痛哭。元將阿裏海涯再次招諭城中軍兵:“你們守著孤城已經五年,也算是為主盡忠了。現如今隻有一座孤城,外麵又沒有救兵,白白犧牲,於心何忍?如果能納貢歸降,我就把你們全部赦免,並且加官晉爵,你們自己考慮考慮!”然後又折箭和呂文煥立下誓言,呂文煥這才肯出城投降。和阿裏海涯一起回到燕京後,元世祖封呂文煥為襄漢大都督,和劉整一起受到重用。
襄、樊失守,江南就失去了保護屏障,警報連連送達宋朝廷。給事中陳宜中上疏,歸咎於範文虎,請求把他立即正法。賈似道暗中幫忙,隻把範文虎官降一級,就完事了。而度宗一直寵信賈似道絲毫沒有減弱。賈似道的母親死了,度宗下詔用皇家的禮節下葬。賈似道的氣焰未衰,度宗卻先死了。不久兒子趙?繼位,年僅四歲,由太皇太後謝氏臨朝聽政,仍然把賈似道當作靠山。元世祖連下詔書,數賈似道背棄盟約、幽禁使臣的罪名,並派史天澤、伯顏總領各路兵馬,與阿術、忙兀、遜都思、塔出等人,以及降將劉整、呂文煥,大規模入侵南宋。途中史天澤得病,元世祖下旨召他回去,並下令各軍統歸伯顏指揮。伯顏把大軍分為兩路,自己與阿術從襄陽下漢江,呂文煥帶領水軍為前鋒;同時派忙兀東路出兵揚州,劉整率領騎兵為先鋒,元軍旌旗招颭,千軍萬馬進攻南宋,南宋危在旦夕。伯顏水軍順漢江南下,攻下沙洋鎮,活捉了守將王虎臣;後來又攻破新郢城,殺了都統邊居誼;隨後進拔陽邏堡,趕走了淮西置製使夏貴;接著取下鄂州,守將張晏然、程鵬飛投降。
南宋朝廷大驚,隻好請出這三朝元老統領各路兵馬抵抗元軍。怎奈各路將士都已經離心離德,陳弈率領黃州兵馬叛變,呂師夔在江州叛變,連賈似道極力庇護的範文虎居然也奴顏婢膝地投降了。元朝雖然死了史天澤和劉整,但軍隊銳氣不減。賈似道聽說劉整死了,還以為是得到上天相助,迅速調集精兵十三萬,陸續進軍。前鋒交給了孫虎臣,中軍交給了夏貴,自己帶著後軍,出兵來到江上。元將伯顏率領阿術渡江而來,正好與孫虎臣相遇,兩軍交戰,元軍炮聲如雷,把孫虎臣嚇得連忙躲到小妾船上。大家都以為他逃走了,頓時四處逃跑。夏貴本來是孫虎臣的上司,如今孫虎臣新官上任,權力卻在夏貴之上,夏貴心中很是不滿,本來就在觀望,此時也不戰而逃。剩下賈似道一軍還有什麼能耐,索性也一走了事,管他什麼國計民生。
元兵趁勢追殺,江水都染紅了。鎮江、寧國、江陰守臣都棄城而逃,太平、和州、無為等軍也相繼投降。賈似道還想納貢求和,於是派使者來到元軍,結果被伯顏拒絕。賈似道逃到揚州,急得束手無策,隻得上疏請求遷都。太皇太後謝氏卻不肯。
朝廷群臣看出賈似道要失寵,紛紛上疏彈劾他,陳宜中最初是得到賈似道的提拔,才做了高官,現在也跟著一起上疏請求殺了他。朝廷罷了賈似道的官,並放了元使回國。然後下詔各路軍馬前來護駕,結果隻有鄂州都統張世傑、江西提刑文天祥、湖南提刑李芾率兵來護駕。無奈南宋大勢已去,無可挽回。建康守將趙潽棄城先逃,元將伯顏不費一兵一卒便進了城。南宋江淮招討使汪立信聽說建康被攻陷,知道南宋氣數已盡,於是自殺而死。元兵長驅直入常州,攻下無錫,南宋朝廷急忙命令張世傑率領兵馬,分兵抵禦,這才稍稍緩和了一下形勢。
元世祖派尚書廉希憲、工部侍郎嚴忠範帶著國書來到南宋,準備同南宋議和。廉希憲到了建康,和伯顏見麵,請求帶兵自衛。伯顏說:“議和的人在言不在兵,兵多反而會招到懷疑。”後來經廉希憲一再請求,才帶了五百名兵士隨行。到了獨鬆關,南宋守將張濡的部下不分青紅皂白,竟然出兵襲擊,殺掉了嚴忠範,並捉住廉希憲送到臨安。伯顏寫信責問,南宋朝廷派使臣回答說,那隻是將士的個人行為,並沒有稟報朝廷。伯顏再派議事官張羽和南宋使臣返回臨安,不料到了平江,張羽又被殺死。
元朝廷非常氣憤,下令大軍直逼揚州。李庭芝派部將苗再成、薑才等人率兵阻截,全部敗下陣來。接著荊南被攻陷,嘉定城叛變,形勢一天比一天緊急。於是張世傑大舉出動水軍,和劉師勇、孫虎臣等屯駐焦山,把戰船連成長壘,誓死堅守。元將阿術登高遠望,想出火攻的計策,精選弓弩手,乘船逼近宋軍。元軍連發火箭,霎時間煙霧彌漫,火焰衝天,宋軍戰船連在一起,進退兩難。士兵大部分跳水身亡,劉師勇、孫虎臣等人砍斷戰船自己跑了。張世傑見兵馬已經潰不成軍,隻得逃回圌山,再請救兵。
此時文天祥來到臨安,上疏請求分建四鎮,各派專人防守,卻被奸臣隱瞞不報。朝廷隻把賈似道貶到循州,後被監押官鄭虎臣拉死,總算為天下人出了一口氣,但已於事無補。之後泰州失守,孫虎臣自殺,常州被屠,知州姚訔戰死;劉師勇逃去,獨鬆關也被攻破,張濡不知去向。既而知州李芾在潭州殉難,都統密佑在撫州遇害。湖南、江西都被元朝占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