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濤風浪之中,大帆堅船之上,用長索巨網捕撈起來的深海鱈魚,直接以小刀去皮,生嚼魚肉,清涼甘甜,柔嫩多汁,肥厚適口,是不可多得的美味。而考慮到口感鮮美程度的問題,想要吃到最完美的鱈魚,就算是以國王之尊,也必須親自登船出海,冒沉海喂魚的危險。
可即便是這樣難得的美食,若是連續幾個月乃至幾年不間斷的吃,也難免會讓人心生厭煩,甚至懷念起廉價而普通的時蔬來。
而卡努特,就正處於這種狀態。
作為一個從小聽著神話故事、英雄傳說、鄉野軼聞長大的北地豪族之子,卡努特對一個“真正的好漢的一生”的理解是非常簡單的——成年後就駕船出海,伺機劫掠,做一個凶名遠播的海盜頭子,之後滿載而歸,娶、或者幹脆搶些個漂亮姑娘做自己的妻子,生一大堆孩子,女孩兒嫁個真正的好漢做丈夫,男孩兒也培養成凶名赫赫的海盜頭子,最後,自己再在一場殘酷的戰鬥中死在一個好對手的手下,被瓦爾基裏接走,加入到那場永無休止的宴飲和戰鬥中去。
正是基於這種理解,在聽人說自己成年時得到的那柄劍算不上真正的寶劍後,卡努特就冒險潛入烏普薩拉大神殿,將古代法蘭克國王獻給神靈的劍偷了出來。而麵對鄰人的挑釁和羞辱,卡努特沒有選擇隱忍或者回罵,而是毫不遲疑的拔劍殺人。
也正是基於這種理解,卡努特在北方作戰時格外的凶猛悍勇,很快就引起了那位睿智的老國王的注意並成為了國王的座上貴賓和王子的換血兄弟。
同樣是基於這種理解,前往君士坦丁堡“長見識”的卡努特在到達那座永恒之城的第一刻,麵對試圖沒收他寶劍的稅官時所作出的選擇也是毫不遲疑的拔劍,將稅官和他的護衛一同殺掉,並在城衛兵來得及抓住他們之前奪取了一座倉庫防守。
如果不是那座倉庫裏堆滿了昂貴的絲綢,如果不是那些絲綢恰巧屬於皇帝麵前的紅人,瓦蘭吉衛隊的頭子,那麼隻要一支火箭就會徹底的終結卡努特的“英雄旅途”了。
結果,那個無論是體格還是經驗都勝過卡努特許多的老北地戰士輕輕鬆鬆的擊敗了卡努特,同時起了愛才之心,找到皇帝,保下了卡努特,同時替卡努特繳了巨額罰金。
而接下來,卡努特則成了替皇帝幹黑活的。除了努力的學習一切知識之外,卡努特所做的就是偽裝成強盜,幹掉一些必須被幹掉但又不能被皇帝殺掉的人。
對這份既能大殺特殺,又能得到戰利品,還能從自己的恩主那裏再得到一份犒賞的活計,卡努特樂此不疲。而且,聰明的卡努特也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從不直接和主動跟帝國大臣打交道,而即便是偶有接觸,也始終保持距離。
如果沒有意外,卡努特可能會把這種生活一直過到他三十多歲甚至更大。但意外接連發生了。
首先,是他在為皇帝做事的時候,順手宰了那位德行高潔學識淵博溫和可親幾乎成為他教父,私底下卻不但和女人通奸,而且根本看不起卡努特這樣的野蠻人的教士。
緊接著,在卡努特還沒想清楚到底要不要和自己的恩主,那位同是北地老鄉的瓦蘭吉侍衛頭子的壯漢商量的時候,一位曾經和他有過幾次交往的帝國貴族給了他一個讓他覺得無法拒絕的價格,要求他護送自己和家眷前往塞浦路斯投奔老朋友。
結果,那位貴族在塞浦路斯的海灘上被自己的老朋友殺死,臨死前將自己的一對兒女托付給卡努特。而因為損失了些人手而怒火上頭的卡努特則毫不留情的為自己的人報了仇,帶走了戰利品,並把帶不走的付之一炬。
闖下了這樣的大禍之後,自覺在君士坦丁堡呆不下去的卡努特便倉皇的一路北上,直到回家。
而回到家中之後,卡努特也並未得到安寧。先是昔日的仇敵,後是國王,乃至外國國王,戰爭接二連三一刻不休。似乎是真的得到神靈的格外眷顧,卡努特不斷的被推動著,依著自己的脾性和學識,用他自己想來都覺得不可思議的速度打下了一個龐大的王國,也使他自己成為了北地活生生的英雄和奇跡。
就好像吃多了甘美的鱘魚而感到厭煩一樣,在經曆了無數次的生死搏殺,見到了無數次的生離死別之後,原本對征戰廝殺視若等閑的卡努特,也禁不住開始感到厭煩了。因此,他才會寧願和威爾士人簽訂合約而不是帶著隊伍殺進山林再為自己奪取一頂王冠,才會對自己的兄弟說“不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