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1 / 2)

對於被鴻鈞留下來,說李耳一點都不覺得別扭肯定是騙人的,可是更多的,也沒有了。他到底不是扭捏的女孩子或是花癡什麼的,所以隻是稍稍的在心態上有些不自然而已。

鴻鈞並沒有立刻把封神榜給李耳,雖然他是打算這麼做的。

他看著李耳的眼神很專注:“通天說,可是為了你舍去一個聖位。老子你覺得怎麼樣呢?”

李耳抿了抿唇,看著鴻鈞:“通天是天定聖人,已然成聖。”是的,不管發生什麼,通天都是會成聖的,這是天道從一開始就決定好了的。現在已經成為聖人的通天說這種話雖然讓他覺得尷尬與甜蜜,但是理智很直白的告訴他,這本身就是一句空話。

隻不過,即使是空話,除了通天,也未必會有人說的出來了。

“……”鴻鈞沉默的看著李耳,像是不明白他怎麼可以說出這種話來。還有比通天的話更動聽的甜言蜜語嗎?

當然是沒有的。可是感動和愛情從來就不是一回事。李耳想他未必不是喜歡通天的,但是這種喜歡離愛情,離非他不可還很遙遠。正因為清楚著這一點,他不允許自己將那句話放在心上。任何因為感動而來的感情都太過淡薄,容易消逝了。

他愛通天,即使不是一個男人愛著另一個男人,也是兄長愛著自己的弟弟。所以,他不願意給他任何的欺騙。因為這欺騙很可能帶來更大的傷害。

“老師,天地大劫的速度越來越快了。”李耳有些不自然的扯開話題道。

鴻鈞了然的順著李耳的話題說道:“聖人不死,大盜不止。”他說的很平靜,就好像他眼前的這個人並不是聖人,也好像他自己並不是其中的一員一樣。

對於天地大劫,李耳和鴻鈞顯然是有不同的理解的。在以鴻鈞為首的洪荒土生土長的人看來,天地大劫是洪荒回收流失的靈氣的一個過程,天地間無處不在的劫數的體現。而李耳則是認為這是由於生物本身不可能完全兼容無矛盾導致的最終結果。雖說理解的那個過程不一樣,但他們都很肯定的一點是,這是必然會出現,且無法回避的結果。

所以,對於鴻鈞的回答,李耳也隻是勾了勾嘴角,並沒有被諷刺的憤怒感,或是尷尬什麼的。也許是因為到了他們這個層次的人,已經可以無懼於生死了。雖說死亡並不會一點都沒有遺憾,喊也僅止於遺憾,而不會有別的了。

鴻鈞看著李耳的表情笑了起來,有些滿意,也有些遺憾。愛情這種東西對於他們來說都太陌生,這不是像追求道一般需要先天的根腳,後天的持之以恒加上福緣機遇便總是可以得到的。

就好像所有人以為的那樣,鴻鈞和羅睺其實早在開天之前便已經相識。但是兩人身上背負的不同命運注定了他們將走向對立麵。雖然他們的地位與高度,彼此之間的熟悉未必不會因為那足夠的時間而走到一起。他們之間的爭鬥也很符合戀虐情深的主題,不是嗎?

可歎的是,他們都太驕傲,也都不願意低頭。所以他們即使在心裏默認,在口頭上卻吝於承認對方其實是最知心的朋友。

鴻鈞愛李耳嗎?這連他自己都未必很明白答案,但他想要這個人,他很清楚。

“老子,太清宮裏似乎很熱鬧。怎麼也不來紫霄宮走走?”鴻鈞看著李耳表情戲謔,眼神裏帶著淡淡的希冀與失望。

太清宮裏很熱鬧嗎?不過就他們兄弟三人罷了,他可是連一個徒弟,一個童子都沒有在那裏的。李耳皺著眉頭想了想,卻也沒有反駁鴻鈞的話,隻是語氣稍稍的有了些僵硬:“我並沒有不來紫霄宮的意思,隻不過……”隻不過並沒有想起,還是不願意想起呢?

這即使李耳不說,鴻鈞也是明白的。隻是鴻鈞既不願意逼迫李耳,也不願意李耳真的無限的把時間拖延下去,就隻好提醒他。

“老子,你知道的,我一直都在這裏。”鴻鈞看著李耳,慢慢的說道。

“……我知道的。”李耳終於還是垂下了眼。這一次,他真的無法再次無視了鴻鈞的意思了,他甚至無法說服自己去逃避,因為逃避本身就是對鴻鈞的不尊重。

鴻鈞的眼睛裏閃過一絲狡黠,從虛空中抓出一個卷軸,遞給李耳道:“這就是封神榜。待大劫興起之時,自有應劫之人出現,主持封神。屆時,你便把這封神榜交與他便是。”

李耳把封神榜接了過來,往袖子裏一塞,想起來一個他很關心的問題:“老師,伏羲到底是死了沒有?太一和帝俊呢?”明明伏羲作為女媧的兄長與丈夫,天皇本來的人選,福緣氣運都是不差的,怎麼就那麼簡單的就被奪舍了呢?

雖然說,福緣氣運還有功德並不能完全決定一個人是否會被人殺,但是這至少說明了提單到偏愛的程度不是嗎?而與伏羲這種置之死地而後生,越過越好的人相比,帝俊的氣運想來該是差到不能再差才對。但是帝俊活下來了,而伏羲……李耳也並沒有找到他的蹤跡,也許是真的已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