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達隨李嚴退下休息,但法正並沒有主動離開。
劉俊饒有興致地看著法正,這個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問道:“孝直,你不去休息卻留在此處,必然有所道理。現在大帳之中隻有我和龐士元,你可以暢所欲言。”
法正恭敬的拜首,問道:“主公,法正想知道你的誌向?”
劉俊嚴肅道:“國家動亂不堪,百姓流離失所,我隻想用我淺薄的力量安撫鎮守一方。若是可以成為朝廷的棟梁,匡扶將要傾倒的大廈,挽救危難的國家,那也是我的心願與誌向。(國之動亂,民之流離,吾欲憑己之力撫恤一方。若為國之棟梁,扶大廈於將傾,挽社稷於安危,誠所願也。)”
法正道:“主公之誌,可比齊桓公、晉文公。但是他們之所以可以成為一方霸主,首先是有一塊穩定的地盤,充沛的人口,豐盛的糧食,這樣自守肯定是沒有問題的。其次,齊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牙,晉文公重用趙衰、狐偃,利用他們的智謀治理國家政務,利用他們的統禦征討四方諸侯,利用他們的外交合眾連橫,這才是齊桓公、晉文公真正能稱霸的原因。”
劉俊恭敬道:“那孝直認為現在我該如何做?”
法正道:“主公遠來關中,謀求發展,然關中諸軍閥林立,相互攻伐,土地荒廢,人口流失,若不趕緊穩定一方,恐怕實力遲早會被消磨殆盡。”
劉俊道:“我也知道此時應該穩定下來,但我初來關中,各方勢力也不知詳情,貿然進攻隻怕遇上稍強的勢力我不是敵手,反而被動。該往何處發展呢?”
法正站起身來走到地圖前,指向渭河以北的左馮翊(馮翊郡)對劉俊、龐統道:“關中之地飽受西涼軍閥多年破壞襲擾,尤以京兆最甚,右扶風次之,而左馮翊因在李傕勢力下庇護,地緣平坦,物種豐富,人口也不在少數,且李傕常年將主力軍隊屯於扶風郡槐裏,今日又與隴西諸侯交戰無暇顧及我們。某以為此地該是我軍首要的謀劃攻略之地。”
法正是三輔之地的名門大家,且本人聰慧過人,對各方勢力均有了解,因此他一針見血的為劉俊道出接下來的戰略方向。
劉俊、龐統聽的津津有味,連連點頭。
劉俊興奮道:“真是天賜我法孝直,使我可以清楚的知道關中大勢。”
龐統也道:“隻要我們在戰略上謀劃得當,戰術上消滅一切敵人,拿下關中也就不是遙遠的事情了。”
劉俊對法正愈發備受器重。
三人於大帳之中,徹夜長談,既定了目前形勢是將李傕的主要兵力牽製在扶風、京兆,然後再遣精銳之師繞襲至馮翊郡,率先拿下該地。
李傕這邊。
暫時的擊潰了韓遂等人的攻擊,李傕也探馬得知東南麵也有一股軍隊,目前屯在子午穀方向。
李傕與伍習商議定,伍習率部在郿縣駐守,李傕親自率領大軍向子午穀方向的軍隊撲去。
這個伍習本是郭汜的部將,但建安二年伍習殺掉郭汜,吞並其部,占據郿縣自守。這次朝廷征伐,原本就是征伐李傕、郭汜的,因此伍習也就繼承了被征伐的對象。
李傕想到西麵之敵暫時被打退,同時伍習駐守郿縣更靠近西側,讓他堅守住,自己率領主力將東麵的敵軍擊退再返回,故而集結了五萬人馬,向著劉俊殺來。
消息很快傳到劉俊軍中。
劉俊一麵令人傳信給裴茂,請求支援,一麵召集諸將議事。
中軍帳。
徐庶彙報完收到探馬的消息,諸將各個如臨大考,嚴陣以待。
五萬人,五倍於己,西涼軍。
想到這兒,不禁讓人毛骨悚然。
劉俊道:“諸位,這是一次考驗。李傕率部主動向我們撲過來了,我們是避無可避,我們唯有殊死一搏,方才能解脫目前的困境。”
帳中安靜異常,都在聽著劉俊的軍令。
劉俊接著道:“敵軍雖數倍於我,然以我觀之,如土雞瓦全耳。且數犯兵家大忌:一則窮困關中百姓,不得人心;二則窮兵黷武,士氣早已殆盡;三則轉戰東西,士兵疲憊不堪;四則敵軍不治生產,隻要我們斷了他們的糧道,燒毀他們的糧倉,不出兩日,賊寇必然自我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