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首嚐失利(1 / 2)

建安二年十一月。

曹操再次親率大軍南征,沿途宣傳攻打宛城。

劉俊在徐庶的建議下,令程磊、李嚴等將率部駐守鄧縣、堰城,以防曹操繞後襲擊襄陽。自率數千人馬與張繡彙合,在宛城以待曹操大軍。

不料曹操此次目標根本不是宛城,而是掉頭攻擊湖陽、舞陰等縣,舞陰太守鄧濟被生擒斬首。

湖陽、舞陰靠近漢江,躍過漢江就是襄陽。劉俊大驚失色,急忙率部從宛城趕赴援救,不想在接近舞陰縣外被曹操設伏,殺得大敗而歸。

劉俊素來謹慎,行軍紮營方方麵麵都有防備,但不想曹軍戰鬥力十分強悍,再加上早已設伏,以逸待勞,將劉俊的軍隊殺得潰不成軍。

劉俊勉強維持住大局,安排左右撤退。

這是劉俊人生第一次品嚐了戰敗的滋味。數千士卒,都是自己訓練出來的兵,怎能不心疼。

劉俊收集敗軍,損失近半數士卒,於是退至郾城,寄希望於曹操不要繼續往前推進。

但沒想到怕什麼來什麼,城池外塵埃漫天,一看便是有部隊來到。

郾城,地勢較低,地處漢水以北,與襄陽城遙相呼應。

煙塵四起,從郾城的南方過來。

劉俊安排眾將做好防守準備,自己親上城樓遙望。

劉俊站於城樓,定眼一看,軍隊主將旌旗上是劉字,竟是兄弟劉磐。

劉俊大喜,急忙下城開門迎接。

劉磐下馬拜道:“兄長在上,受小弟一拜。”

劉俊連忙攙扶起來,道:“子堅如何前來?”

此時劉俊身後還出現黃忠等各將。

劉磐道:“兄長,聽聞曹操來犯,小弟奉伯父之命,與黃忠等諸位將軍前來援助南陽郡。”

劉俊大喜道:“來的正好。我剛新敗,士氣受挫。有你等前來,為我助陣,我何懼曹操。”

言罷攜劉磐、黃忠等將入城歡聚。

原來劉磐這兩年成長不少,先是長沙張羨反叛,蔡瑁率劉磐等將圍剿,連年不下。後張羨病死,其子即位,但軍心已然不穩。劉磐、黃忠、文聘等將抓住時機,一鼓作氣攻破長沙,陸續平定零陵、桂陽等郡縣叛亂。

劉磐也因戰功擢升武威中郎將,任攸縣太守、震懾揚州豫章郡等山越入侵。

此次得劉表將令,率部與黃忠部彙合,北上防備曹操南下。磐留其弟劉虎守長沙攸縣。

說回曹操方麵。

曹操攻占湖陽、舞陰等地,其實並沒有進一步攻打荊州的意思。

一方麵此次征伐是想看看張繡和荊州的關係是否牢固,另一方麵他也擔心老巢再次被偷襲的事情發生。

又聽聞劉表派兵增援,因此留下部分人馬駐守占領的縣城,自己率大軍返回許都。

劉表得知曹操退兵,但仍然留有人馬在南陽等地,於是令劉磐、黃忠率部駐紮隆中,與郾城的劉俊部遙相呼應,拱衛襄陽安全。

建安二年十二月。

劉俊進行了一次南陽郡各縣的募兵。

劉俊與部下程磊、徐庶、李嚴等多次商議,認為第二年春夏曹操必將卷土從來。

避免軍力不足的情況,劉俊以郡太守發布募兵令,同時命程磊操練新軍。

但各地招募的效果很差,許多百姓害怕戰爭而選擇向南舉家逃離,招募的人數遠遠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一日。程磊帶領一位年輕人入見劉俊。此人麵如重棗,孔武有力,一臉的桀驁不馴。

程磊對那人道:“此乃郡守大人。”

那人下跪便拜,自我介紹道:“某姓魏,名延,字文長,南陽義陽人。率家鄉部曲願投身將軍帳下,聽候調遣。”

原來此人叫魏延,年紀也不大,二十出頭。這一年來飽受曹操南征之苦,魏延勇武豪氣,聚集家鄉親朋近千人共同抵禦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