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那個切口太完美了!(2 / 2)

“在路邊上做的。”易潤良微笑著回答。

聽到易潤良的話,所有人都驚呆了。

那個矮胖的實習生瞪大了眼睛,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張大嘴巴,想要說些什麼,但最終還是沒有發出聲音。

那個漂亮的女實習生更是驚呼,“這不可能吧?沒有人能在野外做到,那個切口太完美了。”

其他實習生也是一樣,他們麵麵相覷,似乎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有些人甚至開始竊竊私語,討論著這件事情的可能性。

身為一名急診科老醫生,環甲膜穿刺對易潤良而言,是一個入門級手術。

但是,隻用一把手術刀,他自認不可能做到如此完美。

而且,位置準,手法穩。

有機會,和這個人見一麵,一定問問他是怎麼做到的。

易潤良解釋道:“不得不確認,這個切口很完美,即便是我在手術室裏也不可能做到。”

實習生們再次驚呼,七嘴八舌說道:

“這也太厲害了吧。”

“我覺得至少得練二十年,才能達到這個水平。”

“他是怎麼做的到?”

“我要拜他為師,易主任,他是咱們院哪個科的。”

易潤良接著說:“我也不知道他是誰,不過看上很年輕,比你們應該大不了多少。”

實習生們紛紛搖頭,“這不太可能吧!”

易潤良看著滿臉質疑的實習生們,繼續說:“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能學到什麼。”

這才把實習生們的思維拉回來。

“我再來問大家,如何識別環甲膜?”

這次沒有人站出來回答這個問題。

易潤良靜靜等了一會兒,見沒有回答,緩緩說道:

“確實,這個問題不好回答,要知道錯誤識別環甲膜的概率是21%。切口位置非常準,不偏不倚,他完美找準了位置。”

“切口整齊可以減少出血,擴大觀察環甲膜的視野。出血不多,非常好。”

這時有一個實習生舉手,問道:“易主任,我有個問題!”

“這不是在學校,不用每次提問都舉手。你說吧,什麼問題?”

“我就是想知道,切口完美和找準位置確實對做手術非常幫助,但這隻是做一次成功手術的前兩步。我想知道,後麵的步驟怎麼樣。”

易潤良點點頭,接著說:“這個問題不錯。後麵的步驟,你們看不到。我在急救這個女孩時,看到了後麵的步驟。”

“我看到,氣管隻切開1厘米,不多不少,未傷及氣管後壁。”

有實習生說:“氣管直徑大約在15毫米到20毫米,這個在學校裏考過。”

“我的問題是,他在室外做這個手術,沒有無影燈,他是如何觀察到氣管,並準確切口1厘米,而且還不傷到氣管後壁的。”

易潤良沒有回答這個問題,繼續說:“而且甲狀軟骨和環狀軟骨未受到損害。手術過程中因操作不當造成損害不在少數,他又完美避開了這個錯誤。”

“我的評價,手術非常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