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後。
景元八年,明國起了內亂。
原本就是硬湊到一起的,各自為自己的利益謀事,這麼些年過去,利益紛爭越來越多,明皇能力不足並不能服眾。
上層爭權奪利,引起了內亂。
薑國的探子報了這個消息後,薑曄精神大振,養精蓄銳這麼些年,也是時候去處置這些心腹大患了。
當即下令讓唐書嶼帶兵前去討伐明國,想要趁此機會落井下石收回失去的領地。
唐家軍四年不打仗卻並未懈怠半分訓練,明國上下本就正處於內亂中,不是一條心,不過兩個月,便被唐家軍一連奪去常江府近一半的城池。
捷報一再傳來,女皇龍顏大悅,往唐家賜了不少東西來。
“三妹夫打了勝仗,是大喜事,你怎麼看著一點喜意都沒有啊?”
今日嘉月帶著聞知瑤在令月這邊,剛好撞見了女皇讓人又賞了不少東西來,回到令月院子時,嘉月看她臉色不由好奇的問道。
令月擺了擺手讓青兒帶著人下去,待室內隻剩她們三人時,令月看向聞知瑤:“瑤兒可知我為何無喜意?”
小姑娘已經十歲了,初初有了少女模樣,端著一張小臉沉吟了一會兒才回道:“明國連續大敗,就是有內亂應該也要停止了,先一起抗敵再說。三姨父後麵的仗應該就不會像前麵一般,打得那麼容易了。”
令月點了點頭坐了下來,給她二人一人倒了一杯茶:“對。這是一點,明皇此人剛愎自用,自命不凡,但卻並無太大的能力,這才壓製不住手底下的人。
後麵的仗逸之就算不像現在這般這麼容易了,應該還是能打贏,隻是要花費的時間更長一些罷了。
但一直在旁觀望的越皇怕是要坐不住了,若是明真的被滅了,下一個就要輪到他了。
所以,越、明兩國可能會結盟。比起臣服於女皇,明皇這種打心底裏就看不起女人的性子應該更願意跟越皇打交道。
應該也不會拖太久,這兩國應當會結盟。”
“這對咱們大大不利,你為何?”嘉月有些疑惑。
“對咱們沒有不利,不利的是對薑國。大姐,你沒發現嗎?這幾年稍微安定下來了,女皇對你卻不再像以前那般親近了。
她對唐家、劉家多加賞賜,仿佛極為偏愛,可是爹在長明府已經連任了九年了,年年考評都是上上,卻再未動過半分,按理來說在外這麼多年,若是真正想用之人,是會調到京城來的。
昱安是以狀元入的翰林院,這些年卻一直待在翰林院,這麼多年了,如今也隻是個從四品的侍講學士。
看似繁花著錦,實則是烈火烹油。女皇心裏已經起了忌憚,若不是越明二國不平,我不敢想如今會是何局麵。”令月喝了口茶,表情極淡。
嘉月心裏狂跳了起來:“可是......長久的戰亂,受苦的還是百姓。”
“戰亂不是咱們引起的,是他們薑家人引起的,咱們是平亂之人,何錯之有?”令月反問。
“再說了,戰局也不是咱們能影響的。逸之可舍不得他手底下的將士受傷,並不會給他們放水的。我如今也不過是未把我的猜測稟報上去好讓朝廷早做準備而已,這也算不得什麼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