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辟穀不難(1 / 2)

師娘掏出三個核桃大小的丸子,油紙包著。

她說:“如果你餓的受不了,就吃一個。一次隻能吃一個,這是一天的量。

“你用水壺把清腸湯帶上,上午我們去挖藥材。”

師娘雖然輕言細語,但不怒自威!是不允抗拒的。

原來辟穀,並不是什麼不吃,什麼也不幹,還是要正常幹活的!

我背起背簍,拿著小小的藥鋤,跟著師娘上山了。

我問師娘:“今天我們挖黃精嗎?”

師娘說:“嗯!今天教你認識黃精。

“學醫先識藥,藥就好比是打仗帶的將帥兵卒。

“如果你不熟悉你的將帥兵卒的脾氣特性,怎麼能打好仗?”

我說:“本草綱目上有1800多種藥,那要學的何時?”

師娘笑道:“將在猛不在多,兵在精不在廣。

“神農本草隻有365味藥。其中:上藥一百二十種為君藥,主養命以應天,無毒,久服不傷人,

“中藥一百二十種為臣藥,主養性以應人,有的無毒,有的有毒,需要判別藥性來使用,

“下藥一百二十五種為佐使藥,主治病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

“用藥好比排兵布陣,根據藥性的不同,

“講究天地人相應,要有君臣佐使配合。

“一般是:一君二臣三佐四使。”

“就是一副藥要有10味藥唄!”我說。

師娘說:“那也不一定,要根據情況,有時關雲長單刀赴會,一味藥也就可以了。”

看來中國的中醫藥真是博大精深啊!師娘的一席話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

爬了一會山,我已是氣喘籲籲,汗流浹背了。

山中雲霧繚繞,蒼鬆翠綠,我想起了那首古詩:

鬆下回童子,言師采藥去。

隻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而師娘卻身輕如燕,談笑風生,毫不吃力的樣子。

來到一處鬆林茂密處,我們坐下來休息了一會。

師娘帶我走到一簇葉子細長如竹葉的植物跟前,說:“這就是黃精,你慢慢的挖,不要傷了根莖就行。

“我到那邊去挖,你從這裏往上慢慢的找吧。”

我輕輕的挖去浮土,一塊狀如生薑般的塊莖露出來。

這一簇就有好大的一片,估計有三五斤。

挖了這一片,我又繼續去找。

挖了有小半簍,這時太陽已經老高了。

應該有十點多了,水壺中的洗腸湯我也喝的差不多了。

胃裏感覺非常地餓,非常想吃東西,我拿出藥丸聞了聞,還是忍住了。

忍了會,發現不吃也是可以的。

接近中午的時候,師娘在山崗上喊我。

山穀中回蕩著師娘那悠揚婉轉的聲音:“丕一一揚~,你在哪兒~啊?”

“我~在這兒~呢!”我大聲的回答著。

師娘下來了,我們會合了。

她挖了滿滿的一簍,而我就淺淺的半簍。

我說:“師娘,我們換著背吧。”

師娘笑著說:“上山容易下山難,我要背不動就放在這,讓你師傅來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