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那努力還有什麼意義?(2 / 2)

這兩種孩子的未來發展,差距已經顯而易見了。這個問題與金錢無關,它問的是孩子的內心是否富足。

關於能否出國留學,我並不認為林楓的意思是崇洋媚外,認為國外的學校就比國內的好。而是指出如果孩子有機會出國留學,那就多了一個選項。能夠有選擇的餘地和無法選擇的局限性之間有著很大的差別。

而父母是否有固定工作單位,則涉及到他們將來的養老和醫療等問題。父母的健康和穩定的工作將為孩子的成長提供更良好的環境。穩定工作是培養好孩子的必要條件。

另外,父母是否有兄弟姐妹,也能展示出父母是否資源充足,是否有能力養育兩個或更多的孩子。現在為什麼大多數家長隻生一個孩子,而不是不想生,而是不敢生。把所有資源都投入到一個孩子身上的無奈,會給家長和孩子帶來巨大的壓力。

教授一邊分析這些問題,一邊感到自責。就在這時,手機突然響了起來。教授拿出手機,看著來電號碼,猶豫了一下,最終掛斷了,重新將目光投向操場,輕聲自語:“張老師,你告訴了孩子們殘酷的現實,那麼你又該如何應對他們崩潰的心靈呢?”

就在此時,一個男人突然站了起來,衝到前排,對著我大聲喊道:“你這個老師,居心何在?”他看著哭泣的女兒,心痛不已:“你為什麼要玩這一出?好好教書不行嗎?”

看到他的出手,其他家長也紛紛站了起來,怒目而視。是的,我的話說的沒錯!他們之間確實存在著差距,這決定了孩子們起跑線的不同。但是,孩子們難道能永遠單純嗎?他們長大後不是還會遭受社會的打擊嗎?現在讓他們過一段安穩的日子,全心投入學習不好嗎?為什麼要揭穿這些?

校領導的嘴角抽搐,這不是他擔心的嗎?我走到台前,麵對著憤怒的家長們,淡然一笑說道:“各位家長,我知道你們很著急,但請先冷靜下來。”

家長們困惑地看著我,勉強壓下心中的不滿。我走到已站起的家長們麵前,說道:“我猜你們是那五十多個孩子的家長,是嗎?正好,請你們參加下一輪對比實驗。”